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育种过程中产生的f4,f5是什么
2024-08-30 06:11:51 责编:小OO
文档

育种品种的株系、家系。
作物杂交育种自杂种分离世代开始连续进行个体选择,并予以编号记载,直至选获性状表现一致且符合要求的单株后裔(系统),按系统混合收获,进而育成品种。这种方法要求对历代材料所属的杂交组合、单株、系统、系统群等均有按亲缘关系的编号和性状记录,使各代育种材料都有家谱可查,故称系谱法。这是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最常用的方法。始于瑞典,后经多次改进,现已普遍用于各国。中国在稻、麦、小谷类作物育种中采用的系谱法程序大体为:种植杂交组合的F2每组合约数千株,从中按育种要求选择单株,分别脱粒、考种,下年各种植成F3系统(株系、家系)。在F3优良系统内选择表现优良的植株5~10株,经室内考察,最后当选3~6株,其当选株数以大体上能显示该系统特点为度,下年分别种植成F4系统。来自同一F2植株的系统为一个系统群,系统群内的系统间互为姐妹系。先在优良系统群中选择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F4当选的单株分别脱粒考种,种植F5系统。F5及其后继世代的作法同F4。如此选择至F5或F6。当一些系统表现一致且符合育种要求时,将中选系统分别混合收获,逐级进行产量试验。典型的系谱法要求种子点播,以利选择单株。由此可知,育种过程中产生的f4,f5是育种品种的株系、家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