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年龄
2024-09-15 05:42:42 责编:小OO
文档

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年龄如下:
1、前习俗水平(0~9岁)。
2、习俗水平(9~15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4、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好坏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5、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儿童只按行为后果是否能满足需求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
6、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儿童认为让人高兴,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或受到别人认同的行为都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7、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儿童会遵守社会规范,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
8、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社会法制取向阶段”。个体认识到社会契约和个利的重要性,把法律看作是反映大多数人意愿和促进人类幸福的工具。
9、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也称“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个体判断是非是根据在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是对普遍意义上的公正(平等,尊重个人等)的抽象的道德原则,他们超越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和规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