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
2024-09-15 08:31:14 责编:小OO
文档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童试,解试,会试,殿试。
1、童试:童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县试由县官主持,通过后取得府试资格,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内进行,由知府主持,通过府试后,可以参加院试,通过县试和府试后,会获得一个身份童生,有了童生的身份后就可以参加院试,院试也叫章试,童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中者称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
2、解试:解试又称乡贡、乡试,因为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解试在各省省城举行,秀才均可参加,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解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考中的举人获得选官的资格,凡考中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1。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因大多在二、三月份举行,故又叫春闱,举办部门为礼部,所以又叫礼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4、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武则天创立,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5、古代科举考试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只有通过层层考验,才能最终成为进士,进入朝廷任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