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各省的过年习俗
2024-09-08 18:21:32 责编:小OO
文档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地过年吃的风俗也是千变万化,大江南北异彩纷呈。   大年初一吃什么?许多中国人对这农历新年第一餐非常讲究,虽然吃法都不一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江南不少绍兴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除夕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维吾尔族人,新年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塞北大草原的蒙古族人,新年第一餐是全家人围坐在蒙古包内火炉旁,向长辈献辞岁酒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四川、重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汤圆。将糯米、粳米淘洗后,清水泡数日,然后用磨碾成湿粉,盛入布袋滤干水分后制成小块晒干,或用市场上出售的干汤圆粉制成各种馅心的汤圆,甜润可口。   云南的白族人,新年第一餐要喝泡米花糖水,祝愿新的一年里日子像糖一样甜。苗族新年家家户户喜欢吃奶饼、手抓肉、油饼等。  湖北一些地方,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家里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湖南大多数地区新年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新年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安徽的部分地方,新年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关中、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新年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江西鄱阳地区,大年初一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东部分地区,大年初一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茨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一带有些地方过年要吃甜食,象征甜甜蜜蜜。壮族人新年第一餐要吃白斩鸡酿豆腐、油堆等。   福建的闽南人,大年初一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新年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的高山族,大年初一吃“长年菜”。这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菜。有的还在菜里添加细长的粉丝,寓意“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