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关、年检关、规范关、信用关、评估关。具体如下:
1、登记关。将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备案、年检等1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入驻行政服务大厅,采取优化办事流程、规范示范文本、简化审批手续等综合性措施,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压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理时限57%,有力推动了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
2、年检关。将年检工作与日常监管、绩效评估、信用建设、执法查处相结合,严格落实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双重负责管理,建立和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管理服务网络,通过市民中心和民政局同步年检、线上和线下同时办理、集中检查和上门服务同频共振等形式,对社会组织开展年检,对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整改,避免社会组织长时间“带病运行”。
3、规范关。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查处退出机制,加大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对社会组织进行清理整顿和执法检查,针对社会组织换届不及时、脱钩不彻底、管理不规范等重点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26份,注销多年不参加年检、运行不正常的社会组织27家,变更登记24家,降低4家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对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清理规范并集中公示,进一步规范了社会组织运行管理。
4、信用关。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对全市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和变更事项、年度检查和评估结果、行政处罚等涉及社会组织的重大问题和事项,通过新闻媒体、网站报刊、社会渠道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指导社会组织修订《章程》,增加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内容,与社会组织负责人签订《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承诺书》,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建立了社会组织信用档案,推动社会组织形成良好的公信力和诚信度。
5、评估关。把社会组织评估作为加强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定并完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购买服务、评优表彰及重点扶持对象的参考依据,累计评估社会组织75个,促进了社会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内部治理不断完善,组织行为更加规范,社会公信力不断提高,形成了玉门市联合收割机机手协会、赤金镇韭菜协会、花海镇葡萄协会、祁连清泉人参果产业协会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4A级”社会组织,有力的服务与推动了玉门经济社会发展。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