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2025-01-04 07:22:26 责编:小OO
文档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消费观念的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求新求异、好奇心旺盛,对于新鲜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和接受力,追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喜欢通过购买独具特色的商品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以此吸引他人的注意并获取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许多大学生都是忠实的“追星族”,他们习惯于将生活费中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偶像的磁带或CD、画报、娱乐报纸,以及与明星相关的专业杂志等。同时,网络消费在大学生中也十分盛行。每个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支出,只是程度不同。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形成特定的消费习惯起着关键作用,这与校园内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例如,如果有人换了一个新发型,其他人看到后也可能会产生模仿的冲动。其他如服饰消费、娱乐消费等活动也具有较强的从众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对消费习惯的影响各不相同。
大学生置身于同龄人众多的环境中,加上部分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容易产生攀比心理。这导致许多同学形成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消费观念,有的同学甚至将拥有某些商品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愿意为此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
在大学生活中,礼尚往来是一种重要的消费驱动力。例如,今天你过生日,我得送你礼物,你请我吃饭,然后我又请你,这样的循环往复,极大地推高了消费水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