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09年管理信息系统资料整理
2025-01-04 07:51:14 责编:小OO
文档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缩写:DSS(决策支持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BIS(商业信息系统)、E-commerce(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企业)、ERP(企业资源管理)、EDI(电子数据交换)、EMS(电子会议系统)、E-com(电子商务)、Internet(因特网)、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Intranet(企业内联网)、Extranet(企业外联网)、Infrastructure(信息基础设施)、P to P(点对点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性质:社会-技术系统。既有社会的一面,又有技术的一面。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涉及人和人的群体、组织,另一方面又涉及计算机系统,当前许多管理信息系统部成功的主要问题有段姿技术问题,但更多的是忽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属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软件包括业务信息系统、知识工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精力支持系统),各种办公机械和通信设备;人员包括高层决策人员、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从决策的层次来看,分为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三层。开发成功三要素: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遵循系统工程开发步骤成功与否关键:业务人员的配合,领导的支持。主要领导者参与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先决条件(首先领导人员应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大概地知道计算机原理和其功能,以及它包括的主要设备;其次,领导人员应有提高自己企业管理水平的设想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设想;再次,领导人员要懂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每步的主要工作;最后,领导者要会用人,会组织队伍。)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三个理论来源信息可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信息具有以下属性: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殖性;转换性。信息生命周期阶段包括:要求(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和储存)、获得(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服务(信息的维护、加工)、退出(信息的加工)。总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
第13章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战略目标集转换法步骤:(1)识别组织战略基,查看该组织是否有写成文件的战略式长期计划,如果没有,就要构造组织的战略集。(步骤: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2)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MIS战略包括系统目标、约束、设计原则等。企业系统规划法步骤:开始的动员会;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企业/系统关系;确定经理的想法;评估企业问题;定义信息系统。企业过程再工程(BPR):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在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第14章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试图使开发工作标准化,结构化开发目标是有序、高效、高可靠性、少错误,要求建立标准的文档蛛网模型:需求、设计、实现、测试不断把循环,最终达到全局成功。初级阶段重要性,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两种方法:合作开发、数据驱动开发。分类按时间: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原型法按结果分:试验原型法和演进原型法)。按系统分析要素:面向处理方法、面向数据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三种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思想和工程化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结构化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阶段。结构化开发的认识基础:认识体系=系统分析+功能分握改绝析法+流程分析法。原型法: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工程环境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原型方法的工作流程:如上中图。原型法认识基础:认识体系=系统分析+模拟渐进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思想:客观世界是由许多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每种对象都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当我们设计和实现一个客观系统时,如果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把系统设计成一些不可变的最小集合,这个设计就是最好的。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整理问题,程序实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认识基础:认识体系=信息模拟法+抽象对象法。三者比较:结构化开发方法:其思路应该是先对问题进行调查,然后从功能和流程的角度来分析、了解和优化问题,最后规划和实现系统。原型开发方法:其思路应该是先请用户介绍问题,然后利用软件工具迅速的模拟出一个问题原型,再与客户一道运行和评价这个原型,如果不满意则立刻修改,反反复复,直到用户满意为止,最后优化和整理系统。面向对象法:其思路应该是先对问题进行调查,然后从抽象对象和信息模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将问题按其性质和属性划分成各种不同的对象和类,弄清他们之间的信息联系,最后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具实现系统。
初步调查定义:投入少量的人力对系统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看有无开发的可能性。初步调查内容:用户需求分析、现有企业运行状况、管理方式和基础数据管理状况、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可行性研究定义:根据系统环境、资源等条件,判断所提出的项目是否具有实际开发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三个方面:从技术上来看考察;从经济上考察;需要考察各种社会因素,才能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第15章:系统分析系统分为:具体可分为系统调查、组织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和新系统方案出等。系统详细调查定义:在系统开发具有可行性并已正式立项,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展开大规模、全面的系统业务调查。调查范围:围绕组织内部信息流所涉及领域的各个方面: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数据与数据流程;业务流程与工作模式、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进行方法、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可用资源和条件、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系统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根据初步调查,先对组织情况进行大致分析,根据调研经验来结合可能与所调查问题有关的方面,设计问题和问卷。了解结果提前将问卷发给被调查对象,请他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下,然后提问并记录调查的内容)、组织结构图(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反映组织内部和上下级关系))、组织业务关系分析图(反映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程度,组织各部分的主要业务职能和他们在业务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业务功能览表(反映组织各部分所有业务和职能)。数据分析方法:利用BSP方法中的U/C矩阵。业务流程图: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数据流程分析:把数据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的出来,舍去了具体的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方式。内容: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储存。目的: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问题产生原因:系统管理混乱,数据处理流程本身有问题,调查了解的数据流程图有误或作图有误。数据流程分析方法:通过分层的数据流程图来实现的。具体的做法是: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讲相应调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地数据流程图,一边整理绘图,一边核对相应的数据和报表、模型等。新系统逻辑方案包括:对系统业务流程分析整理结构、对数据集数据流程分析整理结构、子系统划分结果、各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应建立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共同确认的新系统处理模式以及共同努力方向)
第16章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物理设计。方法包括:自顶向下结构化设计,在局部环节上,可能使用原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主要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的设计。系统划分原则:a.子系统要具有相对性b.要是子系统之间数据的依赖性尽量小c.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应使数据冗余较小d.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e.子系统的划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