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银发产业的市场分析
2025-01-05 04:49:35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的银发产业相较于发达国家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其市场化进程可能相对缓慢。然而,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一个充满潜力的朝阳产业的地位。以下数据将展示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
1. 养老设施和机构:中国现有60岁以上老人约1.69亿,养老床位总数约为250万张,占比为1.48%。而国际上一般这一比例为5%~7%。要达到5%的比例,中国床位数应达到845万张,即还缺少595万张床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专家指出,在上海,平均每个床位所需的投资额为50万~80万元,因此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内,上海在养老院建设这一块上就将产生出一个500多亿元的市场。
2. 老年护理服务: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人口的平均寿命是81.28岁,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可健康存活的为10.22年,因此约有12年需要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长期护理服务。按照上海市民政局2008年的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300.57万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60.65万人,有专家做了推算:假设以给半自理状态的老人每天提供5小时护理服务,给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提供15小时护理来估算,上海市的老年护理服务每天就有222万小时的需求,到2040年老年长期护理服务每天的需求总量则将达到670万小时。假设上海老年人口的专业长期护理服务实现完全市场化,以护理费为每小时7元来计算,长期护理的年产值就将超过56亿元,到了2040年则将超过171亿元(不考虑价格上涨因素)。而全国的专业护理至少需要1000万个专兼职护理员。再加上养老服务业涉及面广,可吸纳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包括护理员、生理理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这些岗位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将有效缓解当前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3. 相关产业:在来自于老年人深层次需求的娱乐、学习、旅游等相关产业中,这几年尤其明显的是老年旅游、老年趣味修养的培训市场的火爆。据我所知,在杭州、绍兴这样的城市里都出现了老年培训班爆满的现象。而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经济危机中,很多旅行社发现,只有老年旅游市场反倒呈现出增长趋势。
4. 衍生产业:在中国,老年衍生产业的发展还很滞后,老年储蓄的投资理财产品、老年地产的倒按揭等金融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老年融资产品等,几乎在中国市场上还找不到相应的产品。在任何一家证券交易所大厅,银发一族所占的比例均居高不下,这反映出老年人有理财需求,但是真正适合老年人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不多。老人的积蓄往往是“养命钱”,理财首要的是保本并且有稳定收益。在中国处于长期通胀通道的大环境下,要能够跑赢CPI,才算是老人理财的成功。以国债、保本型理财产品、信贷产品为首选的保守型理财产品,可供老年人理财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这对于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待开发市场。同时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会因为CPI的上升而降低,也应积极支持老年金融“板块”的健康发展。同样,保险行业的产品开发也有着巨大的空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群会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主要客户群体,根据老年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开发“对口味”的保险产品,这也会是一个有着很大开发空间的市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