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诸子中谁说的
2025-01-05 04:53:43 责编:小OO
文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出自孟子。在原文中,公孙丑问道:“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擅长分析他人的言辞,并且擅长培养自己内在的浩然之气。对于浩然之气的概念,孟子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表明浩然之气是一种极为广大和刚健的气质,通过正直的方式培养它,便能充满整个天地。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就是树立一种勇敢无畏的正义之气。这种勇气不是鲁莽无知,也不是一味求胜,而是刚毅果敢、面对危险毫不畏惧的正义之气。在孟子看来,只有具备这种大勇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大丈夫。当景春问孟子,像公孙衍和张仪这样的纵横家是否是大丈夫时,孟子认为他们并非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原则底线。孟子提出了自己对于大丈夫的标准,即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改变自己的追求和信念。这些观点后来成为了有志者自律的名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