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备补气、益精、养血、安神、强体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等症状,但对于实证、热证患者则不宜。日常用法包括炖汤、泡茶或制成人参丸,每日剂量应控制在3克以内。
2. 黄芪:被誉为“补气圣药”,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乏力、食少、浮肿、久泻等症状。也可用于提高免疫力,对于气虚型感冒等有良好效果。黄芪可泡水饮用,或加入炖肉、鸡汤中炖煮。
3. 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解药毒的功效,被誉为“调和药”。适用于治疗咳嗽、胃痛、调和诸药等。常用于泡茶饮用,或作为煎药的辅料。
4. 山药: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山药可蒸食、煮粥,或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
5. 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症状。薏苡仁可煮粥、煲汤,或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
6.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平肝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头痛、目赤、感冒、高血压等症状。菊花茶是日常保健的常见饮品,也可用于煮粥。
7. 枸杞:被誉为“养生之品”,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症状。枸杞可泡水饮用,或加入炖肉、粥中食用。
8. 茯苓:具有健脾利湿、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茯苓可煮粥、煲汤,或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
9.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水肿、脚气、湿热黄疸等症状。泽泻可煮粥、煲汤,或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
10. 龟板: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强骨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等症状。龟板可炖汤、炖肉,或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
在使用上述中草药时,应注意个体差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和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