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湿的黄梅季节,金鱼身上偶尔会出现白色棉絮状的绒毛。为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取下金鱼身上的少量絮状物,用棉花团粘取,然后按照生物课上学的方法制作成显微镜的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白色絮状物像青霉的菌丝一样,细长且有分枝,里面还有许多孢子。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真菌,称为水霉菌。在黄梅天气下,水霉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金鱼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或是捞鱼换水时受伤,都可能让水霉菌有机会侵入。水霉菌侵入鱼体伤口后,会吸取金鱼的营养来滋养自己,并迅速繁殖。随着鱼体组织的坏死,菌丝会逐渐长成绵絮状。这就是金鱼在黄梅季节容易感染的水霉病,也被称为霉肤病或白毛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 由于水霉病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现金鱼患病,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对其他健康金鱼进行淡盐水浴,以防传播。
2. 对于成年的病鱼,可以用钳子夹住棉花小心去除鱼身上的水霉菌丝,然后涂抹红药水。隔日一次,效果显著。
3. 可以采用药物浸洗法。在10千克水中溶解0.05克孔雀石绿,浸泡病鱼约10分钟,并轻轻用棉球擦除菌丝。经过2到3次的治疗,通常可以见效。
4. 水是水霉病传播的途径,而食盐可以有效杀灭水霉菌。因此,在黄梅季节,可以在鱼缸中加入1/10000的微量食盐,以达到消毒和预防的效果。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