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有哪些称号
2024-12-26 05:20:48 责编:小OO
文档


1. 科举考试中,及第是指考生被选中,落第则指未中选。登科是及第的另一称呼,通常指考中进士。
2. 进士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参加殿试并获得三甲名次的考生都被称为进士。进士中的一甲成员通常直接授官,而二甲成员需参加翰林院考试,三年后授官。
3. 状元是科举殿试第一名的称号,也称作殿元或鼎元。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文人,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王维和宋代文天祥,都曾被赐予状元之称。
4. 会元是参加会试并获得第一名的考生,其余考中的则称为贡士。
5. 解元是乡试中获得第一名的考生,第二至第五名则称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为举人。
6. 连中三元是指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三次获得第一名,这是极为难得的荣誉。历史上至少十六人曾达成这一成就。陈尧咨和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陈尧叟更是连中三元。
7. 鼎甲是指殿试中的一甲三名考生,即状元、榜眼、探花,因其重要性而被称为鼎足而立的三足鼎。状元又别称鼎元。
8. 贡士是参加会试并被录取的考生。
9. 举人是参加乡试并被录取的考生。举人可被授予知县官职。
10. 生员即秀才,是通过院试(童试)的考生,古代曾避讳称秀才为茂才。
扩展资料提到,科举制度在政治、教育、社会风气、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消极影响,如可能导致官僚队伍庞大而科技人才不足。同时,资料中提到了一些状元的成就,如张又新对茶道研究的贡献,王溥的史学成就,张孝祥的词作成就,以及陈亮的哲学和文学贡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