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一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12-26 05:18:18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 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基础,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
2. 国有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领导力量,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保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方向。
3. 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克服个体经济弱点,灵活适应市场,实现的优越性。
4. 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公有制主体: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保证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性质。
2. 多种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3. 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按劳动者贡献分配,激发劳动积极性。
2. 多种分配方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 资源配置: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解决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2. 平等性:市场经济参与者之间关系平等,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3. 竞争性:市场经济中的必要条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4. 法制性:经济活动依法进行,保障市场秩序。
5. 开放性:市场相互开放,促进资源自由流动。
二、国家的宏观
1. 必要性:克服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 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第三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一、企业
1. 含义: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2. 地位: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直接承担生产和流通。
3. 作用: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二、公司
1. 含义: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
2. 优点: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3. 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
1. 地位:国民经济支柱,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 特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劳动分工精细,适应能力强。
四、经济效益
1. 含义: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比,衡量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
2. 提高方法: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降低成本,提高产率。
五、兼并、联合和破产
1. 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兼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
3. 破产:强化企业风险意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节 企业的经营者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1. 厂长(经理)的中心地位: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
2. 职代会的地位: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3. 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监督,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 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
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1. 意义:企业无形资产,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2. 集中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五节 三大产业
一、农业
1. 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2.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二、工业
1. 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
2. 作用: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和装备,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品,积累来源,国防条件。
三、第三产业
1. 层次:流通部门,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服务部门,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
2. 作用: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一二产业,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四、三大产业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第六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 权利:劳动权,平等就业权,取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劳动争议处理权,其他权利。
2. 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提高职业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