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客家话的被动句怎么说?有哪些标记词?
2024-12-26 04:53:49 责编:小OO
文档


客家话中,“分”是一个常见的被动句标记词,发音可能是“bun”或“bin”。在不同的方言中,这个词汇被广泛使用。比如,在一句表达“他差一点就被发现”的句子中,可以这样表达:“佢挣啲啲分nga捉阿到。”这里的“分”用来表示被动,意即“他被捉到”。同样,“分”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如“分人杀你!”这里的“分人”就是指“天杀的”。

另外,客家话中还有一种被动句标记词叫“畀”,尤其在东江流域的客家话中使用得较为频繁,如河源话。以“畀”为例,它同样表示被动,常用来描述被某种事物或状态影响的情况。例如:“佢畀水渎到一身都淰嘅”这句话,意为“他被雨淋得全身湿透了”。再如,“只手指公畀火焫到唔知几痛阿哩”,这句话意为“拇指被火烫得非常疼”。值得注意的是,“畀”除了在被动句中使用,还有“给予”的意思。

在客家话中,无论是“分”还是“畀”,它们都有被动句的标记作用,同时也具备“给予”的含义。这使得客家话在表达复杂情感和描述具体情境时,更加生动形象。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