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诗文朗诵应注意什么?
2024-12-26 22:07:18 责编:小OO
文档


理解诗歌创作背景是朗诵古诗文的关键。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再根据具体的句子,仿佛自己就是作者或诗歌中的角色,真实地感受诗歌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朗诵便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习诗歌朗诵,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都需要恰到好处。朗诵时,要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之如同一曲优美的乐章。

以《春晓》为例,这首格律诗朗诵时每个字都要清晰,展现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让听众感受到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描述的是诗人清晨醒来后看到的景色,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宜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后两句提到诗人回忆起昨晚的风雨,不知园中落了多少花。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朗诵技巧,能让听众更好地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