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们深知起居有序的重要性,他们根据四季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顺应自然规律。例如,在春夏季节,他们会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生长;到了秋季则早睡早起,避免受到肃杀之气的伤害;冬季则早睡晚起,以保护体内的阳气不受寒气干扰。他们还特别注重睡前的准备,如睡前放松心情,排除杂念,调整呼吸,有助于更快入睡。在衣着方面,老中医们强调穿着要宽松舒适,以利于血液循环。春末夏初不宜急于脱衣,而秋冬季节则应“秋冻”,即适当保持身体凉爽,促进气血循环。
对于房事养生,老中医们主张节制适度。中青年时期不应纵欲,老年阶段也不应完全禁止。一位老中医提出了“九九数调节法”,即45岁以后,每49天一次;55岁以后,每36天一次;65岁以后,每25天一次。这样的安排既简单易行,又符合中老年人房事节制的原则。
在饮食方面,老中医们强调以素为主,注重五谷杂粮、蔬菜、豆类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鱼肉等油腻食物的食用。他们遵循的原则包括不过饱、不过咸、不过甜、不过肥腻、不过偏食。他们还提倡早餐应丰富、午餐应饱满、晚餐应清淡。有位老中医将清代袁枚的诗句“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真是却病方”作为饮食养生的指导。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老中医们坚持体育锻炼。他们习练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传统健身方法,或者自己编排一些简单的健身操。即使喜欢静养的老人,也会通过自我调息来保持身体的活力。
老中医们非常重视防患未然,注重养生保健。他们深谙《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许多老中医通过习练书画、意守丹田、活动肢体、与晚辈交流等方式保持身心健康。他们还食用一些天然保健品,如核桃仁、松子仁、黑芝麻、板栗、铁棍山药、蜂蜜、百合等,以软化血管,促进健康。
老中医们乐于奉献,不慕名利。他们视解除病人痛苦为最大的快乐,不愿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老中医们常说,一见到病人就能忘却烦恼,真正做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们把金钱看得并不重要,认为过多追求物质利益会损害健康,只有心态平和、心态积极的人才能真正长寿。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