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龙门二十品原迹
2024-12-22 12:19:12 责编:小OO
文档


《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中二十尊造像题记的拓本,代表了北魏时期的书法风格。《始平公造像记》是一块附属在佛龛上的碑文,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位于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此碑由孟达撰写,朱义章楷书写,碑文的书写方式与其它碑文不同,全碑采用阳刻法,每个字都有界格,这是历代石刻中独一无二的风格。

《杨大眼造像记》刻于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08年),位于洛阳龙门古阳洞,与《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并称为“龙门四品”。《杨大眼造像记》的风格峻健丰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列为峻健、丰伟之宗。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均为圆券形浅龛,分上、中、下三排,每排两龛。

《郑长猷造像》的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高50厘米、宽35厘米,记录了景明二年(501年)郑长为亡父、母皇甫、亡儿士龙及妾陈玉女为亡母徐造弥勒像的故事。碑文的书法风格在汉隶与唐楷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刻于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完成。此碑书法犀利刚劲,宽博朴厚,较《始平公造像》的笔法多变,是龙门二十品之一。孟广达撰写,萧显庆书写。

《元详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造像记高88厘米,宽42厘米。《牛橛造像记》全称《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碑文的字体端庄整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