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桥梁史代表人物
2024-12-22 12:03:54 责编:小OO
文档


在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忽视,那些具有杰出技术成就的桥梁专家在史书中鲜有记载,我们对于他们的了解微乎其微,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李春,隋代的造桥匠师,他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年(595-605年)建造了赵州桥(又称安济桥)。这座桥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赵州桥独特的敝肩圆弧拱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比西方晚了600多年。该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影响,以及其大跨度、圆弧拱和敝肩形式为后来的桥梁建设开辟了新的方向。
蔡襄(1012-1067),宋代人,他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该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被誉为“福建桥梁的状元”。
茅以升 (16—19),是一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和工程教育家。在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我国桥哗烂衫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先生历清将工地变成了学校,吸引了大量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桥梁工程人乱腔才。
梅旸春(1900-1962),著名桥梁专家,他在1934年被茅以升聘请为正工程司,1936年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前期工作,1938年全面审核了跨澜沧江的功果桥,1940年设计了柳江大桥,1944年设计并建造了重庆第一座登山缆车——望龙门缆车。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担任测量钻探队队长,并参与了规划、设计、试验到施工布局等环节。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中,他担任总工程师,1962年在建桥过程中病逝。1985年,他获得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成为第一获奖者。
李国豪(1913-2005),著名桥梁学家,他创立了悬索桥李——变位理论的实用方法,一直流传于土木工程界。1943年,他提出了弹性平衡分支的充足辨别准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958年,他发表了“斜交各向异性板弯曲理论及其对斜桥的应用”一文,被学术界以“李氏理论”引用。
方秦汉(1925-?), 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桥梁工程设计50多年,参与或主持了数十座大桥的设计和研究,尤其擅长钢梁桥的设计。他曾负责衡阳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的总体设计,主持了乌江桥、白沙沱长江大桥的设计,并参与了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科研、施工、技术总结全过程。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