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目—秦腔,唱腔高亢激昂,其声如吼,让人振奋。我从小在陕西长大,对秦腔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听到秦腔,都觉得很亲切,仿佛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家乡的距离。
我的姥姥是个秦腔迷,她经常放着碟跟着电视里的人唱,还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带我去看戏。受姥姥的影响,我看了秦腔《三滴血》,这是秦腔的代表曲目。这出戏讲了一个叫晋信书的县令,根据书上的传说故事滴血认亲来断案,让父子分离、姐弟失散。讽刺了那些不切实际只信书本知识的糊涂官。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
我最喜欢看《铡美案》,里面的包拯是个大花脸,他不畏权势,铁面无私,刚正不阿。“陈世美”也成了那些攀龙附凤,抛弃妻子,忘恩负义的男人的代名词。现在,我生活在兰州,在黄河之滨的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那些秦腔迷在唱秦腔戏。从那里路过,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观看。他们有的唱腔悠扬,有的高亢有力,不管是着便装还是戏服,都一样的有板有眼,惟妙惟肖,真让人看着不想离开。
虽然我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也喜欢流行的热歌劲舞,但我更喜欢秦腔,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因为它用脍炙人口,浅显易懂的故事反映了深刻的道理。每当看到那些秦腔迷们在公园里唱戏,我都会被他们那份对秦腔的热爱所感动。
秦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陕西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秦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陕西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陕西人民的热情与豪迈。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秦腔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这种充满魅力的戏曲。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