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台电科技u盘拆台电科技u盘拆解
2024-12-22 13:00:33 责编:小OO
文档


台电科技u盘拆
(台电科技u盘拆解)
前两天从某多多入手了一个台电极光A750256G固态硬盘,今天到货后拆开看了下,发现是QLC闪存+国产主控的组合,觉得有必要发帖给大家分享下。请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跟我一起来进行测评拆解吧!
有言在先:因条件有限、能力一般,加上发帖仓促,本文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也请大家手下留情,多多包涵并随时指正。
第一部分简单拆解
标准的2.5寸外壳倒是铝制的,做工也还算精致
侧面贴有防拆标签,不过经证实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毫无作用。
因为没有螺丝,用指甲就很容易打开外壳
防拆标签底下倒是有一个螺丝孔,可却没有螺丝
螺丝在底壳上,由螺丝与底壳之间毫无缝隙即可得知此螺丝完全没有起到外壳固定的作用(拆开即如此),纯属摆设
主控板
主控是国产主控厂商联芸科技(MaxioTechnology)的MAS0902A-B2C,它使用了GF的14nm工艺生产,DRAMLess没有缓存的,支持AgileECC2和WriteBooster2与虚拟奇偶校验恢复等技术,可以支持QLC闪存。
闪存是Intel29F01T2ALCQH1,128GB容量,N18A3DQLC。我没有能电脑力鉴别是否为打标黑片,姑且就认为是原厂正片吧。
25MHz的晶振
供电部分,边缘有红色LED,下侧有一个跳线(估计是ROM跳线)
另一侧也有一个红色LED和一个未知接口(可能是主控烧录接口)
通电后两个电脑红色LED会同时点亮,而且是常亮,这个设计比较让人费解
第二部分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如下:
主板:联想H81
cpu:Intel赛扬G1820
内存:威刚4GX2
操作系统:WINDOWS10
为了更客观的测试硬盘的性能,将它作为从盘接入电脑,并直接用disKGENIUS把硬盘分成一个分区,并进行4K对齐,格式化后容量约238G,属于正常水平。以下测试均为全新空白硬盘进行的测试,仅供参考:
CrystaldiskMark的测量结果,默认1GB设置时连续读取速度已经达到560MB/s,连续写入速度也已经达到446MB/s,4K读写性能也还不错。
TxBENCH的测量结果,默认500MB设置时与CrystaldiskMark的很相似,都是差不多的结果。
电脑
喜闻乐见的AS_SSD_Benchmark测量结果,默认设置1GB时的成绩,588分的成绩还是可以接受。
HD-TUNE的文件基准测试可以有效的获取固态硬盘实际的读写性能,默认500M时的测量结果,也还可以。
以上几项测试结果因SLCcache的存在,性能都还不错,尤其是写入性能看上去很美。可用TLC闪存的固态经验告诉我,只有将SLCcache耗尽才能获得真实的(写入)性能结果。那么它的真是水平到底如何,请接着往下看吧!
HD-TUNE的文件基准测试,设置成50GB容量时的测量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大约十几GB的SLCcache耗尽后真实写入速度大约也就30-40MB/s左右。无缓存TLC闪存的固态再差也还能超过50MB/s,这个QLC闪存的却堪堪不足一半,性能有多差可想而知。
既然知道SLCcache的大小了,那就将测试软件默认设置改成最大值再重新测试下:
CrystaldiskMark的测量结果,32GB设置时连续写入速度已经只有180MB/s,明显下降。不过因为前十几GSLCcache的存在,此成绩依然是严重注水的,也从侧面证明此软件的测试是如何不靠谱(对厂家过于友好,难怪厂家都喜欢用这个软件的测试成绩来宣传)。
TxBENCH的测量结果,最大32GB设置时的测试成绩,写入速度只有可怜的32MB/s,与先前已经是天壤之别。综合HDTUNE的测试结果,相信这个成绩更接近实际水平。
喜闻乐见的AS_SSD_Benchmark测量结果,设置10GB(最大只能10GB)时的成绩,即便如此,4K性能和延时的测试成绩都严重下降,总成绩也下降一半,仅仅300分。
当你看到以上测试成绩后还会觉得TLC闪存的固态写入速度慢(是大号U盘),而嫌弃TLC闪存的固态吗?
放心,历史总是如此相似,劣币驱逐良币在存储领域都已经变成常态。不用多久QLC闪存的固态就会取代TLC闪存的位置,而TLC闪存就和之前的MLC闪存一样变成趋之若鹜的好东西。而且仅就这个固态所用的闪存来看,起码还是Intel原厂正片QLC(我也没有能力鉴别是否为打标黑片,姑且认为是原厂正片),Intel号称可以做到1000PE(实际500PE应该没问题吧),做个系统盘还是可以接受的。以后随着固态价格进一步走低,各个黑心厂家必然会进一步缩水,别说白片了就是用拆机片黑片邦定黑胶都不意外,那时恐怕连正片QLC也会变成奢求。
谢谢观看!
文章内容为作者原创,不代表本论坛观点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数码之家网站
技术交流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aping365
本文来源:数码之家
电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