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争议仲裁开庭和裁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024-12-30 08:48:00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争议仲裁开庭和裁决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仲裁庭的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2. 回避制度:仲裁员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等情形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3. 开庭通知与延期开庭:仲裁庭应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4. 缺席裁决: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5. 证据及举证责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6. 仲裁庭审笔录: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
7. 调解与裁决: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8. 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9. 先予执行: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争议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并移送人民执行。
10. 裁决书的制作: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
11. 终局裁决: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12. 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终局裁决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情形,可以申请撤销裁决。
13. 提起诉讼: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对非终局裁决不服的,也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14. 裁决书的执行: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申请执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