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67年法国发明家索勒尔创造出无机玻璃钢以来,这种材料的历史已经跨越了超过一个世纪。最初,无机玻璃钢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外。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该领域处于起步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配方技术逐渐发展到3.1.8和5.1.8的水平。到了80年代,无机玻璃钢在国际上的应用变得广泛,例如前苏联、美国、日本和德国用于制造地板,印度用于公路建设,澳大利亚则用于生产刨花板等。中国由于拥有丰富的无机玻璃钢原料资源,储量位居世界之首,因此将其研究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这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无机玻璃钢的生产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无机玻璃钢的生产、应用及技术转让活动频繁,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产品名称,如宝丽板、仿曲柳板、化学板、华丽板、无机装饰板等。各类饰面板市场上琳琅满目,包括有机玻璃钢罩面、贴纸处理、上光处理、模压仿水柳面、浮雕面和艺术造型等。然而,市场的炒作以及质量控制的松懈导致了粗制滥造和劣质材料的使用,这些问题制约了无机玻璃钢的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辽宁、吉林等地的建材研究院已经开始研究无机玻璃钢复合材料防火板。随着90年代初建筑行业的发展,木质板材需求增加,胶合板供需矛盾突出,无机复合板材市场得以扩大,特别是木质装修引发的火灾问题引起消防和建设部门的高度关注。无机玻璃钢防火板因其防火、耐水、可定制等优点在装修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节能、环保和防火性能,使得具有各种功能的无机玻璃钢板材逐渐受到推崇。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