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口声声强调仁义道德的人,一种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而显得过于天真,另一种则是装模作样,试图从中获利。
2、当老板开始和你谈论理想时,往往意味着你的薪资可能不会有提升。
3、切勿将“打破阶级壁垒”视为目标,这样的想法只会增加你的焦虑和无力感。并非买了辆奔驰车,或在微信中添加几位显赫的大人物,就能称之为打破。如果真的这么容易,社会上的不平等就不会如此显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时间和运气,而更实际且容易掌控的,是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些被忽视的小成功,才是大多数人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也是持续自信的关键。
4、成年人的交际中,犹豫相当于客套。例如,“我请你”和“我请你吧”含义不同。
5、缺乏自信的人容易受到轻视,这与单纯无关。遇到领导时,打招呼都颤抖不已。如果你自己都不自信,领导怎么会信任和重视你?只有自信大方,不卑不亢,领导才可能重用你。
6、不要将幸福依赖于他人。别人给予的,可能需要你低头哈腰去接受。当他对你不满时,随时可能将你踢开。
7、不要过于老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多数好处并非平均分配,过于沉默和乖巧的人往往只能得到边缘部分,而懂得主动争取的人,才会获得更多。在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多数时候社会默认“闹腾的人得到更多”,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8、与亲密朋友间的交往,要避免利益冲突。外出聚餐时最好AA制,尽快将费用转给垫付的人;创业时,尽量避免与好朋友合伙。最牢固的友谊源于共同的价值观,但长久维持的关键在于“没有利益冲突”。
9、任何无条件的牺牲和付出,都是在给自己贴上低价的标签。一味地付出并不会赢得尊重,反而显得愚蠢。一个总是做好事的人在某天拒绝帮忙时,他可能立刻变得被讨厌;而一个通常被视为坏人在某天做好事,人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还不错”。
10、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如果没有实力和资源进行交换,那么人脉就变得毫无意义。现在多学一项技能,将来就能少求人一次。
11、不要过分讨好。追求一个人时,不能仅靠“感动”。规律的问候和坚持不懈的送餐并不会赢得对方的心,甚至可能招致反感。一个人爱上你,是因为你的“稳重”,而不仅仅是你的跪舔。懂得关怀,但有自己的追求,不要误把善意当作理所当然,这样才能真正为对方带来“安全感”,维持长久的关系。
12、面对侵犯你权益的行为,要坚定立场。你的坚定和雷霆万钧的态度,会让软弱的人望而生畏。人们倾向于挑软柿子捏,而面对强者,他们会选择退缩。
13、虽然能力重要,但在社交场合,外表往往是决定第一印象的关键。许多人说他们不是外貌协会,但在初次见面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观察对方的穿着和打扮。一个令人产生好奇心的外表,才会激发人们去了解你的能力和学历。因此,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学习一些穿搭技巧总是没错的。很多时候,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决定了你能否抓住某个珍贵的机会。
14、爱自己是他人的爱的前提,不要被他人对你的定义所困。如果他说你勤劳,你就无偿地帮他工作;如果她说你大方,你就请她吃饭。索取型的人擅长利用讨好型的人,要擦亮眼睛,分辨谁真的对你好,谁在利用你。
15、多说好话,常做好事。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比那些出言不逊的人更有礼貌;为他人着想的人,比那些随意添乱的人更受喜爱。
16、做了坏事的人不一定会感到愧疚,真正的恶人从不觉得自己是坏的。当一个人所犯的错误超过他们心理承受的范围时,他们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让自己安心。
17、在帮助他人时,不要轻易答应,也不要轻易完成。即使要帮忙,也要表现出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完成后,也要让对方知道你是付出了努力才完成任务的。否则,对方会认为找你帮忙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下次会更频繁地找你。
18、如果你非常讨厌一个人,最好的报复不是欺负他或陷害他,而是让自己变得比他更好,生活得更幸福。欺负他可能只会让你暂时爽快,但如果你过得比他好,你会一直爽。
19、谈话的氛围比内容更重要。在公共场合讲话时,不必过于担心说错话或做错事,大胆表达自己,你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不知道说什么,建议多读好书。读书可以迅速增加你的知识储备,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当你读的书多了,脑袋里有东西,肚子里有墨水,讲话自然有水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