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领域,“自我接受性”管理是一种独特的教师管理方式,以教师的自我管理为核心,结合园长等其他管理者的指导,帮助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发展其主体性。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自我悦纳。这是“自我接受性”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要求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欣赏自己,这不仅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是自我管理的基石。
其次,自主管理。教师基于自身的认识,依据认可的管理标准,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判断和指导。这需要教师具备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自我管理与他人管理的协调。虽然自我管理很重要,但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及对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园领导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园长提出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可以帮助新教师明确发展目标,与自我管理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教师的成长。
为了提高教师的“自我接受性”管理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找到自身的优势。尽管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平淡无奇,缺乏对自我正确定位和认识,但通过自我反思和探索,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此外,建立自信和自尊的态度对于新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们通常认为,优秀的教师应具备组织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的能力,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鼓励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学会欣赏自己,是提高“自我接受性”管理能力的关键。
总之,“自我接受性”管理不仅有助于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还能促进教师与园长之间的有效合作,共同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