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k型热电偶工作原理
2024-12-19 15:14:16 责编:小OO
文档

热电偶工作原理:当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连接成回路时,若连接点的温度不同,回路中会产生电动势,即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产生的电动势可以用来测量温度。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丝组成,直接用于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称为工作端,另一端称为冷端。冷端与显示仪表连接,以显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热电偶的热电势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温差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
K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测量0℃至13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气体介质和固体表面温度。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廉金属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和价格便宜等优点。但K型热电偶不适用于高温下的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气氛以及真空中,也不推荐在弱氧化气氛中使用。
热电偶的选择: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及精度,选择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要求精度高且使用温度在1300~1800℃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且气氛允许时,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时,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1000~1300℃要求精度高时,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热电偶,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且精度高。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为保持测量的准确性,热电偶的冷端温度需要保持不变。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通常使用专用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连接。
热电偶的技术优势:热电偶具有测温范围宽、性能稳定、精度高、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热响应时间快、测量范围大、性能可靠、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和安装方便等特点。
热电偶的安装:安装热电偶时,需要考虑测温的准确性、安全性、维修方便等方面。为避免测温元件损坏,应保证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保护感温元件不受磨损,应加保护屏或保护管等。为确保安全、可靠,测温元件的安装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安装承受压力的测温元件,都必须保证其密封性。高温下工作的热电偶,为防止保护管在高温下产生变形,一般应垂直安装。若必须水平安装则不宜过长,并用支架保护热电偶。若测温元件安装于介质流速较大的管道中,则其应倾斜安装。为防止测温元件受到过大的冲蚀,最好安装在管道的弯曲处。当介质压力超过10MPa时,必须在测量元件上加保护外套。热电偶/热电阻的安装部位还应考虑其拆装、维修、校验的足够空间和场地,具有较长保护管的热电偶、热电阻应能方便地拆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