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劳动仲裁最有效
2024-12-19 06:40:31 责编:小OO
文档

案件受理阶段包括两项工作:首先,当事人在规定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上诉材料;其次,案件被受理。在调查取证阶段,目的是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事实,为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调解阶段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仲裁庭首先进行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失败后,案件进入裁决阶段,仲裁庭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经过调查、辩论和陈述等程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并制作调解裁决书。如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起诉。调解或裁决的执行阶段,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双方当事人应自觉执行。
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若劳动者正常上班,则有权要求支付工资。若劳动者未上班也未请有薪假,或已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一般情况下无工资,用人单位可不支付。但若因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提起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或诉讼请求,并最终获得支持,企业需支付仲裁期间的工资,如违法辞退怀孕员工的情况。若员工未提起此类请求,仅要求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及经济补偿或赔偿,则不能要求支付仲裁期间的工资。即如果是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可选择要求企业撤销违法解除决定、恢复劳动关系,并支付仲裁期间的正常上班工资,或选择不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仅要求企业支付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或赔偿。两种选择只能二选一,以最终仲裁或判决为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应当依法执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