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是什么意思啊
2024-12-20 00:53:40 责编:小OO
文档


这句话出自《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与友人的对话。一次,他们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心学思想,即心即理,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万物的存在与认知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你的意识,这花便如同不存在一般。

进一步来说,当一个人尚未意识到某物时,这物与他内心世界是分离的,就像花在深山中独自开放,无人关注。但当一个人将注意力聚焦于某物时,这物便在意识中变得具体而生动,就像花的颜色在你眼前显现。

这种观点强调了主观意识在认知中的重要性,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主体的感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你的意识,这花的存在形式和意义将会完全不同。

简而言之,王阳明通过这个例子阐述了心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万物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意识。你对花的观看,使花的颜色在你的意识中变得鲜明,证明了花的存在与你的意识密不可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