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范曾的画,请高手鉴定下
2024-12-20 00:50:23 责编:小OO
文档


范曾的人物画在业内较为知名,但近年来却给人一种僵化保守的印象,主要原因在于题材单一,缺乏创新,仍旧重复绘制“老子”、“钟馗”、“屈原”等经典人物。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名家,如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人,他们大多走的是写实路线,而范曾这类沉浸于古代人物创作中的艺术家,真正能够画出大名堂的却寥寥无几。

在色彩运用上,范曾的画作虽然融合了一些山人的用墨技巧,使其显得比以前“素”了许多,但这种风格未能与山人的花鸟画形成有效的“契合点”。毕竟,花鸟画与人物画在风格和技法上存在差异,难以直接对接。

此外,范曾的画作还存在一个显著问题,那就是尺寸越大越显得空洞。尽管他的许多小幅作品还颇具观赏价值,但一旦画作尺寸扩大,整体便显得支撑不住,如同“肌无力”一般。与近现代的大师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人相比,范曾在处理大画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其作品缺乏厚重感,秀美有余而力量不足。

范曾的书法亦显现出一定的“俗相”,虽完全是个人风格,但古意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的绘画作品。书法与绘画在风格上一脉相承,追求俊秀洒脱,却缺乏骨力,流露出明显的“媚态”。这使得他的书法与绘画作品显得不够遒劲有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范曾的画作在艺术市场上价格不断攀升,但其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却并未得到同步提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