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桃树下的小白兔课件有吗?
2024-12-20 00:57:13 责编:小OO
文档


童话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在幼儿园中被用作教育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欣赏。活动开始,教师展示了一个大信封,引出了《桃树下的小白兔》的故事。孩子们很期待听到这个故事,教师依次播放课件,每段故事播放前都会结合内容提问,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欣赏故事。例如,当故事讲到“和风吹过,花瓣落了下来,好像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雪”时,教师提问:小兔住的地方美吗?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春风吹过,好像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雪?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继续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当故事讲到:“我要把花瓣寄给我的朋友”时,教师提问:小兔子为什么要把花瓣寄给她的朋友?(桃花很美,小白兔愿意和好朋友一起来分享)随后引导孩子们猜一猜,小白兔会把花瓣寄给哪些朋友?通过看图展开讨论,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比如他们会将花瓣当做什么?接着,教师提问:小白兔把花瓣都寄给了哪些朋友?他们用花瓣做什么?他们心里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把花瓣当成不同的东西?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老山羊把花瓣当成船,蚂蚁把花瓣当成书签,行不行?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孩子们充分理解了故事,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完整欣赏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听完故事,教师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有的说被小白兔的分享精神感动了。根据课件提示,孩子们尝试复述故事,教师进行总结:小白兔愿意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桃花瓣,送给有需要的人,他也获得了好朋友的友谊和快乐,我们小朋友也要像小白兔一样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活动延伸:迁移经验、续编故事。教师出示装有桃花瓣的信封,说小白兔也寄来了信,邀请孩子们一起思考:如果你收到小白兔寄来的桃花瓣,你会用它来做什么?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活动的目的包括:欣赏童话,感受作品的意境,并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简单内容;能想象用桃花瓣做自己喜欢的物品;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从活动过程来看,已经达到了这些目标。教师采用了先分段,再完整欣赏的策略,引导孩子们层层递进地感受童话。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一些教育启示: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再次了解大自然、感知自然世界的美好;二是利用多媒体演绎情境,多媒体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学习作品的重要方式,通过多媒体平台,促使孩子们直接面对作品,进而感受、体验、理解作品;三是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欣赏,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有目标地去欣赏,能帮助他们更直接地进入其中去感受语言、画面和童趣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