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0年前我在与世隔绝的雨崩用水电联机打暗黑2
2024-12-23 15:18:16 责编:小OO
文档


10年前,我在与世隔绝的雨崩用水电联机打《暗黑2》
那个在雪山里联机打游戏的时代,好像回不去了。
作者投稿丨fivestone
本文为“编舟计划”系列文章第5篇。编舟计划,记录游戏与时代,只收集与游戏相关最优秀的文章。
10年前的一天,当我背着15公斤的登山包踏进梅里雪山中的旅店,店老板正坐在露台上,玩着《暗黑破坏神2》。
我走过去,站在他的身后。越过他的肩膀往外望去,屋外的雪山近得仿佛触手可及。当时是下午3点多,柔和的日光下,雪山显得更加清晰,这会儿正是登山的好时机。
我看了一会儿雪山,又看了一会儿老板的屏幕。5分钟后,我把包放下,拿出笔记本。“老板,你知道这游戏可以联机吗?”
这是一个在梅里雪山脚下打游戏的小小奇遇
1.
2009年的4月,我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出去旅行。本来想去黔东南徒步,路上想起3天后就是泼水节,立马买机票杀到昆明办老挝签证,但落地后才发现泼水节是老挝的傣历新年,昆明的老挝领事馆一周前已经放了年假。我只好把过泼水节的地方改到西双版纳。
过完节,我在当地买了辆二手摩托,沿着云南边上的国境线一路向北骑。雨季里沿途的土路都成了泥坑,我每天在泥里翻车打滚,好容易才到了大理、丽江一带的旅游区,对着地图研究了一番后,决定去梅里雪山内转经。
这是当时的路线
一路上都很虐。到梅里雪山的前一天,在白马雪山垭口,我的摩托车爆了胎。在海拔4200米的高度,我翻山去借工具,卸下轮胎,又扛着轮胎搭车下山去补。在高原上,我饿着肚子加晕车,搞到肢体局部癫痫,最后还赶上了雨夹雪……等我终于抵达雪山外的小镇时,已经累得像死狗一样。
我就是骑着这辆摩托车到达了雪山
第二天,我把摩托车寄存在山外的旅店,背着包爬了9个小时,绕过检票处,到了山里。梅里雪山上的村子叫作雨崩,分成下雨崩村和上雨崩村两个部分。我在下雨崩住了一晚,五一将至,村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我转天搬到比较清静的上雨崩。
我在上雨崩村口望了望,看到一家装修比较新的旅店。走进去,看到一个很大的露台,老板正坐在长凳上,背对着门口,在电脑上捣鼓着什么,并没有听到我的脚步。我走到他背后,准备打招呼时,瞄了一眼他的屏幕。
屏幕上的是……《暗黑破坏神2》。
从旅店老板的背后望出去,就是梅里雪山。露台的屋檐很低,雪山在视野里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仿佛伸手就能触到。我就那么站着,看着不远的雪山和眼前的屏幕,甚至忘记把15公斤的登山包放在地上。
老板用的是亡灵巫师,已经20级了,还卡在第二幕的神秘庇难所里被打得晕头转向。他大概把所有技能都平均加了一点,傀儡和骷髅们被挡在庇难所的小路上——本尊的魔力值已经被吸光了,一群怪物围着他各种砍。
我站在背后看了大概5分钟,叹了口气:“这个男巫你还是砍掉重新来过吧……”
老板猛地回头,愣了一下,惊喜地拍案而起:“啊!终于有懂行的来了!教我!”
“你先帮我开间房……”我把包放下,拿出笔记本,“另外,你知道这个游戏可以联机吗?”
2.
10年前,在雪山上要联机打个游戏,涉及到很多技术性问题。
首先是电脑问题。在这两个月的背包旅行期间,我是扛着笔记本电脑的。六七千块,很普通的型号,用几层衣服裹了塞在背包里,再绑在摩托车后面。2000多公里颠簸下来没出现问题。带笔记本电脑主要是为了看书,那时还没有Kindle,也没有大屏幕手机。另外,那是我第一次在旅行时彻底从胶片相机改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存储卡只有2GB。背着笔记本,就可以每天把相机的照片导到电脑里,省了带硬盘盒的钱。
其次是信号问题。当年雨崩村里的供电还是靠太阳能,就连手机基站也是,理论上只在白天有电的时候才有信号,有信号效果也很差。照明就更谈不上了,村里晚上还是用蜡烛照明,按理说玩游戏的电也是没有的。然而旅店老板从山外扛了一台小号水力发电机扔在店外小溪里,在水力充沛的季节,就可以24小时玩游戏。
再有就是联机问题。Wi-Fi当然没有,也没有接网线用的路由器。那个时代的人类,把网线里面的两组导线互换位置,直接插在两台电脑上,就组成了只有两台电脑的局域网。这样的网线我随身带着一根——不是因为预见到有人会和我联机打游戏,而是在路上如果需要和其它电脑之间传输文件的话,在没有USB3.0的时代,用网线直连然后共享文件夹,是最方便快速的方式。
我们就是这样把两部电脑连在了一起
就这样,老板向我炫着发电机,我向老板炫着联机线,我们并排坐在露台上,对着梅里雪山,开始联《暗黑破坏神2》。当时是下午3点多,阳光开始变得柔和、不那么刺眼。我看着山顶渐渐被染上黄昏的颜色,想起马骅的诗——我最爱的颜色也是白上面再加一点白……过两天出山的时候,还要记得去他车祸的地方看一眼。
到了日落时,云层渐渐厚了,我抬头看着山巅的风卷云舒,眼角屏幕里小怪物一波波涌来。好像之前的计划是赶紧找个旅店把包放下,然后去冰湖逛一圈的?算了,随它去吧……
我并没有问老板,为什么直到2009年才开始入“暗黑破坏神”的坑。事实上,当时我的电脑里还存着一份《暗黑破坏神2》(还有《博德之门2》和《异域镇魂曲》),里面有各种穿着华丽装备的满级人物。我向老板介绍了每个职业不同的技能发展方向,一边讲,一边把相应的角色拉出来遛一圈,就像在新手村做顶级门派的嘉年华大。介绍完了之后,我新建了个野蛮人,带着老板开始推地图。我一边推着,一边嘴上不住地絮絮叨叨起来。
“老板你为什么选择练亡灵巫师的呢?管他呢,也不错!但男巫是一个对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职业,像你这样平均加技能点是不对的。一般来说,常见的发展方向有大概7种。最常见的选择是只练一只傀儡——而且未必是技能树越后面的傀儡越厉害!看起来最弱的土傀儡,其实有隐藏的减速效果,点满了当成肉盾,非常好用,血量仅次于变熊的德鲁伊!
“最弱的骷髅兵点满了也很强,反而是练复活的意义不大。最炫的是玩控场技能,每个技能的范围半径,其实是有讲究的。举个例子,用恐吓把一群怪物从你身边吓跑,跑开一定距离后,用一个大范围的混乱,这个时候你和怪物的距离要大于怪物之间的距离,于是怪物以你为圆心围着互掐……
“好吧,我知道这么搞过于刺激了,练骨魂去砸人也是可以的,但输出就比不上其他职业了。那个毒匕首的技能你看到了吧!把这个点到满,拿着匕首上去戳,伤害高到爆炸,但男巫这种身板玩近战,如何加属性点要慎重考虑……
“别愣着,跟上啊!等一下,你设置点错了,现在我们是在PK状态,这个级别你绝对打不过我这个野蛮人的。早年有个版本的野蛮人有跳劈必中的Bug,太违规了,后来改了就好对付多了。最好对付的是圣骑士——没练过飞锤的圣骑士,用骨牢加反弹伤害,轻松就能困死。但如果有个圣骑当队友的话,召唤几十只骷髅配上圣骑光环,实在是绝配!但其实男巫最好玩的队友还是男巫自己,当年我们在Battle.net上建了个男巫团,6个不同风格的男巫一起玩,对硬件的要求实在是感人……”
老板眼神发晕,但我越说越兴奋起来。上一回玩这个游戏已经是很多年前——那些最细微的操作,在这种不停的唠叨中逐渐清晰起来。
当年我上大学时,住的还是老旧的宿舍楼,大家动手把每个寝室都连通了网线,整栋楼对外的网络非常差,所以网络的作用也就变成了在局域网里打游戏——3层楼,每层32个寝室,每个寝室平均4台电脑,构成了一个三百多台电脑的巨大的局域网。平时宿舍到点就会熄灯,只有到了元旦或者国庆放假的时候,宿管才会通宵供电。
这种时候,整栋楼所有寝室里都是游戏的大杂烩。大家会按照不同的游戏分成不同的区,每个人找自己想玩的进去联机,这边4个寝室是“实况足球”,旁边4个寝室是“拳皇”。键盘是从实验室临时换过来的,完全可以放心砸。有半层楼都是“星际”,“暗黑破坏神”和“极品飞车”则在楼下,3楼角落里是棋牌类和单机的“大富翁”,楼梯口是“英雄无敌”……是啊,那群变态玩个“英雄无敌”也要联机,怕被别人看到屏幕……
在雪山里的这两天我都没有出门。虽然一直带着老板打游戏,但住宿费我还是交的。店里也有其他客人,老板给他们炒饭时我也跟着蹭。蹭完饭继续打游戏。
其实也没有每天联机到很晚,晚上的山里还是蛮冷的,露台上冻得待不下去,只能回到房间里裹着被子取暖。那根联机的网线也不长,我并没有和另一个男人在床上凑那么近打游戏的习惯,所以,晚上老板会一个人回房继续自己摸索,我白天起床后再看看他的进度,让他开个传送门,我直接跟上去。
玩了两天后,我还是出门了,去雪山脚下的冰湖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旅店里又住进了一个旅游团,十几个人。这个旅游团好像之前和老板有过约定,老板会为他们安排篝火、烤肉之类的项目。但老板这几天完全沉浸在《暗黑破坏神》里,懒得去安排这些活动,甚至连饭都不是很想做。于是,旅游团的人们非常不爽,住店的钱又不能退,只好晚饭时集体去村里的另外一家店消费,以示愤慨。我站在店门口,看着游客们远去的背影,以及奋战中的店老板,毅然起身,跟着游客们去蹭饭……
之后我就出山了。临行前,我赠给老板一堆所有技能+n的护符,并没有留联系方式。
后来我还是去了雪山脚下的冰湖
3.
这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然而我不想再往前回溯10年,回忆最开始时是如何在寝室里联机砍《暗黑破坏神》的故事。在2009年,我甚至连《魔兽世界》都已经退坑了。玩游戏对我而言其实是很散漫的事儿,就像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旅行。我在《魔兽世界》里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做任务,我把很多角色练到了60级,版本更新后,我把它们练到了70级,然后就玩不下去了。我也受不了和一群人每天在固定时间下副本,那种感觉就像在上班一样。
几年后的《暗黑破坏神3》我当然第一时间玩了,也第一时间骂了,还因为和朋友恶意剧透而被打。那个中国玩家在暴雪论坛“fxxkyourDAYE”的故事,我至今还在语言人类学的课上和外国人们当段子讲。还有《火炬之光》的1、2代以及《流放之路》那漫天星斗一样的技能树,对我而言都是很愉快的体验。但一个人玩毕竟乐趣有限,我在通关后也只是尝试了一下其它角色,没再完整地二刷过。
我也向以前玩过《暗黑破坏神2》的朋友推荐过这些游戏,大家也都很喜欢。然而,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我们终归找不出几十个小时的时间一起尽情地投入在游戏里。
我可以一个人从ARPG中获得乐趣,但更多ARPG的乐趣,还是来源于和朋友们协作的过程。这个说法似乎和我刚刚吐槽过的《魔兽世界》自相矛盾,然而能否融入,单刷或协作并不是简单的0和1的选择。我并不是LonelyWarrior,我也渴望着归属感和群体认同,但这不代表我能接受《魔兽世界》那种社交模式。事实上,我从来没有通过游戏而交到新朋友,而是把更多的朋友引入更多的游戏。
有时候,我看那些因为《魔兽世界》或《剑侠情缘》而相识的人,在各种社交网站上快乐聊天的样子,心里也有些羡慕,但仔细想想,除了游戏,我和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可说的。
甚至连游戏也不是我一直想说的内容——我喜欢游戏,就像我喜欢旅行,以及喜欢很多运动一样,那并不一定意味着我需要为它改变自己。我不想按照游戏中的指令,一定要摆出某种姿势才能体验到乐趣,我希望在游戏中可以遇到让我在舒适区里就能享受到的欢乐。
在梅里雪山上的那段时光并不是我最后一次玩《暗黑破坏神2》。两年后表妹考上大学,来我家玩,她终于到了玩游戏不被骂的年纪,但是玩什么呢?两个人面面相觑。我们意识到,我们这些年玩的游戏并没有什么交集。
“要不,还是联一会儿《暗黑破坏神2》吧。”表妹说,“就像以前放假,在你家玩的那样。”
“好啊。”我说。
有时候我会想起雪山里的那段日子,像那样玩游戏的机会并不多
那些能够在旅行的时候、在没有信号的山里,大家碰面时联机开心一下的游戏,确实越来越少了。如今即使是所谓的单机游戏,每次启动也大多需要联网验证身份(好吧,我承认当年玩的《暗黑破坏神2》都是盗版)。去年我在印尼的小岛上做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住的村子里只有2G的网络,和10年前一样——然而那种每秒几KB的网速,在现在的手机上都已经打不开任何App了。
村子里并没有电脑,却有手机和各种廉价平板,但没有网络也就打不开网游。偶尔闲下来的时候,看村里的孩子们无聊地玩着单机版本的《阿尔托大冒险》(Alto'sAdventure)和《2048》,就非常想问问他们:“你们听说过《暗黑破坏神2》么?”
然而,我电脑里已经没有了那份游戏拷贝。那个在雪山里联机打游戏的时代,好像也回不去了。
本文由今日头条游戏频道“编舟计划”独家支持,今日头条首发。编舟计划,用文字将游戏与时代编织相结。每周一篇,敬请期待。未经授权,内容不得转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