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用过近30台CD机一定不要怀疑优质碟机在音响中的重要性
2024-12-23 15:19:14 责编:小OO
文档


我用过近30台CD机,一定不要怀疑优质碟机在音响中的重要性
本人算不上什么老烧,不过涉足发烧音响倒也有20多年了,使用过的三件套——CD机、功放、音箱,也已经更换过无数,虽然没追逐过什么高大上的设备,但进进出出的,折腾之余,自然体验到了其中那些无穷的乐趣。直到两三年前,手里的器材才算稳定下来,从那时起便极少更换了。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今天就聊聊音源——CD机吧。从源头上讲,音源在音响系统中至关重要,这好比几个人站在你面前唱歌,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所以也就有了无数品牌的CD机。不同的CD机就像不同的人的嗓子,声音千差万别。
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使用过的CD机有近30台(含一台LD机)。这里简要谈谈收听心得。幸好N多年前就写就了这篇文章的底稿,否则现在可想不起来这些碟机的型号。各位也不必当真,尽可把这些文字当成满纸荒唐言,随便听听,一笑了之。
那么,就从最不入流的低端机说起吧。
1.三洋5碟机
这是我使用的第一台CD机。此前一直用松下DVD-880来听音乐,因为当时的我是“木耳”,只是喜欢听音乐,所以并没感觉到收听效果有什么不足。(当然,松下880也是好机,大约2000年在北京超音波音响花园购买,售价2000元。20年后的今天,这台DVD机的读碟状况仍很好。去年,我把它低价转给了一个朋友。)突然一换上CD机,感觉区别并不大。
某天,我大着胆子问搞广播影视器材的朋友老韩:“您说这机算什么档次?”朋友自然是笑话我,他说,从没听说过三洋的CD机有发烧的,5碟机就更不行了,这种机器多是唱卡拉OK用的。——卡拉OK?哦,我好像明白了,这机没什么可听度。后来有个准妈妈想用家里的电暖气交换一台便宜的CD机,给孩子做胎教,我们就换了。冬天家里也不冷,电暖气到底也没用上过几次。
2.建伍dp-47
这是八十年代建伍组合音响上的CD机,很低端,没有什么特点,一百元的东西。
3.飞利浦AK0
挺小巧的一台CD机,应该也是组合音响上的,买它实际上就为了存一个CDM4备用光头。这种光头用在很多有名的CD机器上,号称“不死光头”。
4.先锋4010
在低端机里,先锋的机子比较讨好耳朵,可能是因为先锋的声音整体偏亮,解析力比其他稍好一些的缘故吧。
5.索尼LD机
型号忘了,这台索尼在LD机里是个高端型号。搞来就是玩玩,家里没有一张LD激光碟,只因为听说它兼容普通CD碟片,而且效果尚以,就想试试。LD机除了体积大(一个正方形)、出仓慢,如果单从声音上来说,还真是挺值的,记得我是花不到200块钱买回来的。对比800块买的先锋S801,听不出什么区别。
6.先锋S801
倒转盘设计,就是说CD碟片要反着放进仓里。它的机身小巧,声音偏亮,一如先锋机通常的特点。
先锋P-D70
7.先锋P-D70
这台碟机想重点谈一谈。
N年前,我在北京二手商天通苑老枊那里购得这台先锋P-D70,买时光头状况就不好,跳碟严重,但本人还是花了700元买下。有人问了:你傻呀?光头不好还买?
之所以痛快买下,机器的外型就不用说了——非常经典,主要在于较之当时在他店里试听的天龙、雅马哈之类碟机,对比之下发现,那些CD机仿若木牛泥马,而这台先锋一开声真如拨云见日。老枊告诉我,这台老款CD机没有替换光头,然而崇尚音色唯美的我执意把它收下!
此机的高、中频都很出色,尤其是中频特别圆润,被赶来我家收听的友人称之为“加了不少味精”,其实料想那就是当年先锋调制出的高档机的声音。它的低频部分稍显沉重,也就是解析力低了些。
此后经常对比一台服役中的英国之宝,两机很多方面实在难分伯仲。另外,此机的耳机耳放也很好,我经常在晚上用它的耳机孔听音乐,感觉比后来用的建伍8020还好听。
很可惜,这严重的跳碟状况无法解决。有时听完整的一张盘毫无问题,有时听着听着就“啪啪”地跳,或者一下就滑到另一段曲目中了。家电论坛上有一位勃总,我曾向他讨教过此机的光头问题,他说几乎不可能找到备用光头。还有朋友说此机的收藏价值比使用价值高,不过本人是实用主义者,不会用它当摆设,用不好自然就卖掉。
先锋P-D70,当年的新机非常漂亮
下边补充一些来自网络的资料:
此机为上一代先锋碟机的顶级机型,采用玻璃光头(号称“不死光头”)和特重的金属机芯,1984首产时售价129,800日元,是当年顶呱呱的万元级高档CD机。
该机被日本先锋官网推荐为最经典机型之一(官方链接:http:///thread-2273206-1-1.html),名之曰《我10多年前听过的第一台令我感动不已的英制CD机——阿里斯顿CDPLAYER》,说的就是它。“ARISTONCDPLAYER,纯铸铝的厚重机身,当年令人垂涎不已的亚克力做的面板,十分的漂亮诱人。不死的PHILIPS特别优化设计的,登临DAC巅锋的PHILIPSTDA1541A-S1(SingleCrown)CDM-4/19。数字同轴输出,顶呱呱的转盘机构,不做转盘,枉费钱材。是长时间欣赏音乐的好宝贝。”
后来我咨询叶老师,了解到此机当年售价约合2万元人民币,或许也是ARISTON这个早已消失的品牌的旗舰机型吧?
阿里斯顿的内部
另外又听人说:“位于伦敦的ARISTONacoustics公司,确实是英国的,这个公司目前还健在,只不过在中国没什么名气。”
此机购于京城磁器口的二手商。这台机的上家把前面板给摔坏了,但凭着它的好声音,使我一下便在这家二手店内驻足。当时二手商还蒙我说是德国机(可能他也不清楚),我一听很振奋,因为德国多好机,而且都很贵。我在网上也没查到更多的资料,也就把它当成一台德机了。的确,它的解析力极好,音场开阔,三频都很不错,像是德国机的声音。
后来在它和英国之宝的角逐中,我决定留用这台,并服役了很多年。
这里强调一下线材。关于这个事一直在打仗,不过绝大多数烧友还是承认线材的重要性。我认为,当你使用不同档次的几种线材,如果在你的设备上基本听不出差别,就说明你的设备不够档次。就拿我这里说吧。因为刻录盘便宜,所以前几年在淘宝上精选细挑了近百张刻录碟。以上这些碟机都听过刻录碟,长期以来一直没发觉和正版盘甚至国外一百多的原版盘有明显差别。后来慢慢升级了三大设备,慢慢调高线材的档次,越来越发现刻录碟不能再听了。
就说这台Ariston吧,电源接口使用早期那种S形(眼镜)线,不能用发烧线;后来在音频线、喇叭线、其他电源线等均完成升级后,我请专业朋友做了一条接口是S形的电源线,线基用的天仙配。待所有线到齐后,一试机,立竿见影,所有的刻录碟全不能入耳了,不夸张地说,把这种碟片放入机器,只消play一分钟便听不下去了,并且是任何一个人哪怕你从不听音乐,也能马上听出和正版盘的差别。
BOSE悠闲5号
23.BOSE悠闲5号
这种便携机很好玩,还能听广播。它的CD部分外接功放大致相当于一台二手千元CD机的水平,解析不高,其特点在于低频很有力,听流行音乐够爆。听耳机很好,这是此机的最大优势。价低,可玩度高。
24.天龙DCD-1400
解码芯片使用了两片PCM56P。声音方面,秉承天龙碟机一贯的大气饱满、声场开阔、速度快的风格,声音偏内敛,属于“古典派”。听歌剧人声最好,很舒服,感觉用它听EMI的老唱片挺不错。1400有一个推力很好的耳放,这是很多烧友没有发现的,它可以把我的森海600系列耳机推得风声水起。一个几百元的机器随便玩玩,从价位上说挺值的。
其他综合:
飞利浦951:朋友的,去听过很多次了。属于没特点类型。
根德FlneArtsbyGrundigCD1:完整地听了5张碟,特点不足。
马兰士17的内部
马兰士17:朋友的,听过几张碟,比19要高级。但还是感觉马机不适合听古典。听吉他,莲机出来的是古典吉他,马机出来的是沙滩吉他,这是我对比后的真实感受。
莲:朋友的,具体型号忘了,二手不到4000元的一款吧。专门借来听过两天,不如Ariston,声音拘谨,失了些活泼。
建伍8010:听过几张碟,初听还行,典型日本声,不耐听。自然还不如它的“机皇”。
欧其美:声音偏软,外观古里古怪的。
最后,着重聊聊近几年我使用的两台高水平的CD机。
珊瑚礁旗舰
25.法国珊瑚礁
这台法国珊瑚礁AtollCD200MKIII是该品牌的旗舰型号,发烧天书B级头牌推荐的机型,上家此机购于澳洲,国内新机售价约1.5万元。我是不到半价从一位广州白领手里买到,当时成色有九新,我平时对它保护有加,不听时都盖着一块布,甚至连原装遥控器都没舍得用。
参数如下:
输出电平(odB):2.5VRMS
输出阻抗:220ohm
Converter(D/A):24Bit/192kHz
讯噪比:105dB
总谐波失真:<0.002%
频率响应:(5-20kHz)
尺寸:440X280X90(mm)
重量:7kg
该机从价位和旗舰机型来说,已算一台平民HI-END级别碟机。解码为BB的1792(1794)顶级芯片,光头为飞利浦的1202/1201,而先进的24Bit/192kHz技术,使它的音色华丽贵气,呈现大动态,乐感丰富,平衡、大气、细腻、润滑的声音,高中频衔接非常顺滑,低频扎实有力。
刚收到这台碟机时,从外观上看并不惊人,另外进出仓也没有做好减震,放碟时有点儿咣当咣当的响声。不过我想,既然法国人能定下这么高的价格,肯定内部用料和电路是其精髓所在,尤其在校音方面肯定是下足了功夫,这里面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高科技你这是。CD机就是嗓子,好嗓子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看外观多么花哨唬人。
上家于2015年11月30日给我留言:“当年买回来珊瑚礁拿到朋友家,与他的马兰士SACD15S2和老款马六(马兰士10)PK了一番。结果是两台马兰士全面落败。”
珊瑚礁旗舰的内部
下面看看该厂的测评(摘录):
虽然Atoll的工厂并不是真的建在珊瑚礁岛上,但也选择了诺曼底——这个法国的知名沿海省份的Brecy镇作为基地。这是一个充满了浓郁法国乡村味道的地方,到处郁郁葱葱,望眼所到之处皆是绿色。这样的工作环境也让他们设计制作的产品更有活生、自然的气息。Stephane曾经在法国Triangle(三角牌)做过功放产品的设计师,四年后,他与弟弟一起成立了Atoll。
让更多普通发烧友能够享受到Hi-Fi音响的乐趣,这是的Atoll追求。由于Atoll致力于生产“平民HiFi”,所以他家的产品外形大多朴实无华,没有花里胡哨的各种设计。
珊瑚礁一开声即是扑面而来的自然舒适的迷人音色,平顺从容地延展开来。就像秋天七里飘香的一片金灿灿的麦田那样温暖人心,没有生硬的数码味道……人声明显地要丰满、立体许多,与配乐拉开了的距离。不仅浑厚的男声如此,听悠扬的女高音同样可以体现出来。高潮部分的“一飞冲天”劲道十足而又不失丰富的华彩泛音。
中、高频除了华丽迷人外,延伸性也非常好。更难能可贵的是空气感出色,这说明泛音结构丰富且正确,给人以形象的现场感。而它的低频则紧凑凝聚,下潜深且量感充足,但又不至于有过高的声音密度,让人深情紧绷。歌者口型清晰,形体和定位也很准确地得到良好反映。速度方面,不算特别迅猛也绝不会有任何拖泥带水之嫌。低音大提琴干净利落,层次分明;单簧管饱满明亮,丝毫不会单薄刺耳;短笛温暖醇厚,高音泛着明亮的光泽。同时,他们对弱音的处理也非常到位,既不会被掩盖掉,也不会故意突出,喧宾夺主。
总体来说,法国珊瑚礁跟传统的法国声一样,中性偏暖,优雅浪漫,并且有着优秀的结像力、定位能力,也有强劲的驱动力。
乐圣里海
26.英国乐圣里海ROKSANCASPIAN
既然已经拥有一台旗舰机,为什么还要更换?这就是发烧友的乐趣,因为投资有限,所以一件器材使用一段时间,在自己手里的所有CD片听了一个遍,甚至有几张已经听了数遍,这时一旦碰上喜欢的器材,还是忍不住想更换,换一换口味。二手发烧市场就是有这个好处,器材大体上是保值的,只要没有用坏,价格多多少少总差不多。不像电脑、手机、电视这些,买了就亏。
珊瑚礁更多地体验出了法国人的浪漫气质,有人评它“声底潇洒飘逸,而缺乏厚度感”。潇洒飘逸我完全赞同,但缺乏厚度感我却不敢苟同。音响在于搭配,尤其到了这样级别的器材,对于功放、音箱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还有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追求“厚度”,像前面介绍过的英国之宝,那个有厚度,但低频又“糊”了;而珊瑚礁追求在底声清晰(高解析)的基础上,极力打造浪漫色彩。那么听严肃音乐,如贝多芬,是否会显得过于活泼了呢?这个不好说,只是一种猜测。
我通常是一边使用,一边就把服役的器材挂到网上,不一定真的要卖,要等机会。
珊瑚礁使用了两年,忽然有个机会,南方一位烧友提出要用一台乐圣CD机补差价交换我这台。我查了查乐圣的介绍,也是普受好评的碟机,交换了又可以回笼一些现金,又可以换换口味,有何不可?
这台是英国乐圣里海的老款ROKSANCASPIAN第一代CD机,曾获WhatHi-Fi五星评价,评语是:“不管给它什么音乐,它都能100%地再现。”
这条评语本人十分认同,意思是说它属于全能型,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如果实在要挑它的缺点,那么就是平民化,不是特别高档的机器。另外,它的全新光头(型号是三洋sf-p1和sf-90)不好找,主要是光头的排线不是网上通常见到的那种。另外,里面的齿轮是老式的,太软,用几年容易老化。
这台机器如今正在我这里服役,到手快三年了吧,不过近两年来由于忙许多杂事,并没怎么听。
但是对它的声音我是非常喜爱的。如一位网友的评价:“背景漆黑宁静,声音柔美,万元以下好选择之一。”
它的底声特别干净,但色调不冷(不像剑桥);声音饱满有厚度,但不会糊(不像英国之宝);结像清晰,质感强,低频有力,这和珊瑚礁旗舰如出一辙,说明它也是有一定档次的机型,而它比较中性的风格,不偏不倚,不像珊瑚礁那样强调浪漫气息;音乐味道极好,但不加味精(不像马兰士)。所以对于这台碟机,我准备一直留用了。
已磨损的黄色齿轮
上面说了,它的齿轮太软,易磨损。这件事我已经折腾两次了,第一次发现进出仓有问题,是齿轮严重磨损,于是在淘宝买了便宜的拆机机架,请人拆下上面的齿轮安上了。不过拆机的齿轮也是旧的,用了一段又磨损了。本市有个修音响最有名的店叫马斯特,我去找那人,他说可以定制新齿轮,永不磨损。好吧,既然已经打定决心留用这台CD机,就换吧——小小齿轮一枚加上人工修理费要了我800元——修吧!现在机器状态一切正常。
最后补充一台:
马克39
今天和一位朋友去“大烧”陶先生家听他的音响,他的CD机很棒,是一台马克39,花1.8万元买的二手机。陶先生家有很多音箱,包括一些大单元的纸盆古董喇叭,一对不错的天朗。还有两对上万元购来的名箱,一个是瑞士的瑞宝,一个是意大利的世霸。功放有几台胆前级、灵狮后级、莲合并机,还有LP唱片机等等,真可谓大烧。除此之外,他还用普通的国产银笛和冲击波喇叭制作了一对小音箱。
在这里聆听的感受是:音源太重要了!用这台近2万元的马克39播放出的音乐,无论用哪种功放和音箱搭配,都有很高的可听度。这是真话,即便搭配一个200块钱的桌面微型数字功放,听那对自己制作的迷宫小箱,也呈现出了舒适的音场和活泼的演奏/演唱,浓郁的音乐味儿。
最后总结一句话: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一台优质CD机在音响中的重要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