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历史上西夏对宋称臣的宋夏和约签定于?选择:1.1134年2.10
2024-12-23 14:47:40 责编:小OO
文档


宋夏和议的缔结标志着两国关系的缓和,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元昊通过向宋朝呈递“誓表”,正式接受了议和的条款,而宋朝方面则由宋仁宗颁发了“誓诏”,对双方的和约进行了确认。同年十二月,宋朝派遣了册封使团,包括尚书祠部员外郎张子?担任册礼使,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张士元担任副使,前往西夏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并赐予“夏国主印”,这标志着宋夏和议的正式完成。

根据《长编》、《宋史·夏国传》等史书的记载,宋夏和议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首先,西夏对宋朝称臣,并遵循宋朝的历法;其次,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并承认西夏现有的领土;第三,宋朝每年向西夏赐予大量的银、绵帛和茶叶;第四,在保安军和高平砦设立榷场进行贸易,但不允许青盐的跨境交易;第五,双方不再归还过去俘虏的军民,今后对于逃往对方边境的居民也不得越界追捕;最后,两国以中线为界,允许在界内修筑城堡。

在这些条款中,除了榷场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外,西夏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尤其是宋朝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进行赏赐,但这些赏赐并没有带来实际上的政治影响。西夏虽然名义上对宋称臣,但实际上仍然称帝,国号大夏,并自行设置州郡和官属,与宋朝的几乎无异。正如宋臣韩琦、范仲淹所指出:“(元昊)所获者大利,所屈者虚称”。元昊在其国内仍然保持着皇帝的地位和权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