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马克思主义所使用的实践概念主要与谁的理论有关
2024-12-23 14:58:15 责编:小OO
文档


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首次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领域,并提出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概念。然而,康德的“实践”概念主要局限于伦理实践的范畴。费尔巴哈则进一步将“实践”与“生活”相联系,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但未能充分理解“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黑格尔则引入了“实践理念”的概念,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特征。然而,他的实践概念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理念活动,而非现实的人类活动。旧哲学未能准确把握实践的本质,这除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各自的主观原因外,还存在客观原因。实践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体现了人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通过物质手段与自然世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马克思将物质生产活动视为实践的首要形式和根本内容,将实践理解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过程。物质生产首先表现为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进行活动互换。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反之亦然。同时,物质生产过程的结果在开始时作为目的存在于生产者的意识中,指导着生产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实践是由人发动的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转变为人支配物,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使之适合人类占有和利用,充分展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

此外,实践还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将实践视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别于精神的、观念的方式。这种区别中,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实践是人通过物质手段与物质对象发生实际作用的过程,这种“感性的”活动具有现实的实在性。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包含人的主观活动,因此无法证实或证伪人的理论与认识。而实践则能够检验主观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证明理论是否正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