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模块化造舰如果大模块之间的焊缝对不齐怎么焊接
2024-12-24 00:46:50 责编:小OO
文档


模块化造舰,如果大模块之间的焊缝对不齐怎么焊接?
国际上的造船业,造民船和造军舰的工艺基本是相通的。只不过军舰的要求更高,采用的材料品质也更好些而已。比如军舰的航速普遍比民船高5节以上,因此采用的主机和船体的功率吨位比普遍更大;造军舰多采用高强度高延伸的特种钢材;而造普通民船为了控制成本,船板的材质只要达标即可。民船一般采用大隔舱方便装运货物,而军舰内部当前普遍采用小隔舱,内部加强肋密度普遍更大;军舰的电缆不但追求正常的绝缘性,还要求一定的抗爆炸损坏能力;而民船的电缆要求标准则低得多。因此只要完全按照军品船的要求去造舰,那么成本一定会上升不少。个别国家的船厂故意的用民标造军舰,在国际上低价倾销,居然有些海军贪图便宜批量采购,只能说战争一来,省钱不省命!虽然军品船和民船标准不同。
但是两者的基本建造工序还是有一致的地方。到今天,国际上基本都采用属于第5代的塔式建造法;第6代的巨段建造法来造民船和军舰。已经基本不存在过去的那种先铺设所谓的龙骨,再竖起两侧的肋骨,然后再在龙骨和肋骨之外设置密封船板的造船方法。而当代的大型船舶也已经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龙骨。因为当代大船的主甲板的强度甚至会大于船底板。整个船身都是强化结构。和过去木质船舶的船底龙骨支撑全船的重量为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所谓的塔式建造法,福特号的和17舰的建造全过程就是现场实例。一般塔式建造法在吃水船体段,施工从底板落墩和主机安装开始。然后用小模块从船底中心向前后和左右延伸焊接合拢,然后再从下向上逐步搭建。也就是像造塔一样的逐层完善。
而第6代的巨段建造法,女王级和新大舰都是实例。也就是吃水段在合拢以前,就已经是数百上千吨的巨大的模块,整个吃水船体只需要十几块就可以快速拼接完成,而整船也不过需要三十块左右的巨段就可以直接拼接成型。一般来说,第6代的巨段合拢法,在全船完成后的总建造精度会超过第5代的塔式建造法。塔式建造法造出的船舶,有船头和船尾天然两头上翘的固有问题。而巨段建造法的模块应力会更好地提前释放。那么这里面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这就是巨段建造法的各大模块,并不是同时生产,甚至有些干脆是不同船厂生产,如果这些巨大的模块之间的尺寸出现较大的偏差,最终焊接不到一起怎么办?这种事情,以前还真发生过!当年建造海狼级核潜艇首艇的耐压壳时,第一次使用CAD画图而没用传统的晒蓝图的方式传递图纸,导致不同的耐压壳模块的生产直径偏差太大,根本无法焊接在一起的问题出现。
最终只能报废部分模块。不过后来电脑发图逐步熟练,加上全自动机床的加工精度提高之后,就很少有这种严重的低级失误了。不过作为数百吨的模块,小的尺寸偏差还是会存在的,这就看总装船厂的“基础手艺”的高低了。如果两个巨大的模块拼接后,焊缝有几毫米的偏差,则可以通过切割机、千斤顶等进行微矫正,毕竟钢材有一定的变形能力。矫正后焊接在一起问题不大。当然这种矫正不能到处都是,如果大焊缝矫正太多,就会出现全船轴线不齐,出现高速下震动,磨轴或者大轴漏水等问题。女王号的持续漏水,大概率和全船建造精度不够有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