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矿井防火防灭火策略中,均压技术是一项关键措施。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在火区或潜在火灾隐患区域的回风侧增加风流压力;在火区或隐患区域的进风侧降低风流压力;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实现有效的压力调节。
2. 均压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火区的基本情况,包括火源位置和可能的影响范围;通风设施的布局和位置,确保风流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防火墙的设置位置、压力状态、压差以及气体成分分析结果,这些都是评估安全的重要指标;矿井或均压区域的通风阻力测量与分析,以了解其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3. 通风机的性能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在调整压力时的稳定性和效率;通风网络的详细解算与分析,以优化风流分布;漏风通道的检测与分析,防止火势扩散;确定具体的调压方法,如改变风机转速或调节风门开度。
4. 均压效果的预测,通过模拟和计算预测调压后的火势控制效果;均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计划;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设备清单以及项目预算,为实施均压防灭火提供全面的指导和资源准备。
5. 降低采空区和已采区两侧的风压差,减少漏风,是预防和消灭火灾的有效措施。矿井均压防灭火技术规范MT/T626—1996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于1996年12月30日批准,1997年11月1日实施的标准。该标准的内容与表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和《煤炭科技术语》等的规定。该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该标准起草单位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该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戚颖敏。该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解释。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