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本原则
2024-12-23 14:27:36 责编:小OO
文档

1. 大纵深作战理论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经历了重要修正,其核心思想得到了保留,但在建立突击集团、战役布势、突破敌防御和发展进攻等原则的具体内容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传统的战役军团布势和战斗队型,如战前的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和火力群的区分,被新的结构所取代。新的组织结构包括第一、第二(有时包括第三)梯队、合成预备队以及各兵种的预备队。
3. 在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指导下,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运用不再局限于突破阶段,而是贯穿整个战役过程。因此,新的战术要求在进攻战役中采用炮兵进攻和航空兵进攻的方式,确保在敌防御全纵深内对步兵和坦克战斗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援。
4. 战后,随着苏联陆军实现机械化,机械化在发起进攻时,不再局限于从静止状态开始,而是采用在行进间发起进攻的方式。在炮兵和航空兵的进攻内容中,还增加了对开进过程中的火力掩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