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一线城市排行榜有你所在的城市吗
2024-12-24 06:02:29 责编:小OO
文档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许多城市的崛起引人关注。特别是中国的一些二线城市,它们的发展水平已经可以与一些国外的一线城市相媲美。随着5G技术的部署,中国的网络速度也有望追上其他发达国家。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城市的魅力和文化。
根据最新的评估结果,中国的一线城市排名出现了变化,从传统的“北上广深”变为了“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排名也有了新的调整,它们分别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以来,一线城市的排名首次发生了变动,北京不再是榜单的首位。尽管北京在反映城市人才吸引力和创新程度的“未来可塑性指数”中仍然位居榜首,但在城市活跃度指数上较去年有所下降。
深圳的商业魅力指数今年有所提升,已经超过了广州,位列榜单第三。深圳不仅在专利数量上连续多年领跑,其GDP在2017年也已突破2万亿元。深圳的城市包容性和创新环境使其在中国一线城市中的持续增长力更加突出。
在新一线城市中,无锡经过一年的沉寂后重返队列;重庆、苏州和郑州则是连续三年排名上升的三座城市。东北城市的衰落趋势持续,沈阳排名下滑一位,大连已跌出“新一线”名单,排在昆明之后,位居第21位。
越来越多城市认识到,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今年初,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和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纷纷推出人才新政,以吸引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这场“人才争夺战”实际上是城市对发展核心要素的争夺。
开放多样的城市空间与创新人才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共生关系。对所有城市而言,发展之路或许不在于追逐当前的产业趋势,而在于聚集最优质的人才和资源,在新的机遇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城市的潜力。这也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制定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指数算法时的理念所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