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最初遇到了电源稳定性不足的挑战。他起初使用的是伏打电堆,但这种电堆极易极化,导致电动势不稳定,给实验带来了困难。到了1821年,塞贝克发明了温差电池,欧姆在波根道夫的建议下,开始采用这种新型的电池。然而,他很快又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准确地测量电流强度。
起初,欧姆考虑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来测量电流强度。但这种方法很难得到精确的结果。随后,他将奥斯特关于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与库仑扭秤的原理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新的装置——电流扭秤。这个装置由一根扭丝悬挂的磁针组成,磁针和通电的导线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他还利用铋和铜制成的温差电池,一头浸在沸水中,一头浸在碎冰中,并通过两个水银槽作为电极与铜线相连。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他观察到磁针的偏转角度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这些实验结果在1826年被欧姆发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