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的古城西门城墙上,俯瞰洞庭湖,远眺君山,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称。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它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的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是一座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的古建筑。楼内四根楠木金柱直抵楼顶,周围由廊、枋、椽、檩的榫卯结构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岳阳楼独特的盔顶结构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使岳阳楼名扬天下。
岳阳楼坐西朝东,外观古朴独特。它的台基以花岗岩围砌,宽度17.24米,进深14.54米,高0.65米。岳阳楼的高度为19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总结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岳阳楼是纯木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或一颗铆钉,仅靠木制构件的相互连接。“四柱”指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框架,其中四根主柱是承重的主要支撑,从一楼直通三楼。除了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其中包括12根廊柱和32根檐柱。这些木柱相互牵制,形成一个整体,既增添了楼的美感,又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用于承托挑出的屋檐。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湛,被当地人传说是鲁班亲手制造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