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春:适宜食用牛肉、香菜、菠菜、鸡肝等。民间有打春和咬春的习俗。
2. 雨水:适宜食用南瓜、小米、豆苗、玫瑰花。民间有出嫁女儿回娘家拜望父母的习俗。
3. 惊蛰:适宜食用豌豆、黑米、海蜇、荸荠。民间有祭白虎、吃梨、打小人、吃烙饼、祭雷神的习俗。
4. 春分:适宜食用红枣、淮山、银耳。民间有立蛋、亮漏毕送春牛图、粘雀嘴、春祭的习俗。
5. 清明:适宜食用荠菜、燕麦、茼蒿。民间有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的习俗。
6. 谷雨:适宜食用土茯苓、豆芽。民间有禁杀五毒,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7. 立夏:适宜食用木瓜、鸭肉、山楂。民间有喝冷饮消暑,吃嫩蚕豆的习俗。
8. 小满:适宜食用樱桃、苦菜。民间有吃“苦菜”,安苗的农事习俗活动。
9. 芒种:适宜食用茄子、冬瓜。民间有送花神,安苗的农事习俗活动。
10. 夏至:适宜食用绿豆、苦瓜。民间有吃凉面条,广东地区吃狗肉和荔枝的习俗。
11. 小暑:适宜食用丝瓜、黄鳝。民间有头伏吃饺子,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的习俗。
12. 大暑:适宜食用生姜、莴笋、猕猴桃。民间有吃仙草,广东地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
13. 立秋:适宜食用柠檬、芝麻。民间有立秋节搏败御、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的习俗。
14. 处暑:适宜食用海蜇、银耳、百合。民间有庆赞中元,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
15. 白露:适宜食用核桃、木耳、蜂蜜。民间有收获高粱和早玉米,祭祀禹王的习俗。
16. 秋分:适宜食用银耳、芝麻、核桃、糯米。民间有祭月节,吃野苋菜的习俗。
17. 寒露:适宜食用豆类、海带、紫菜。民间有登高,吃花糕的习俗。
18. 霜降:适宜食用柿子、栗子、花生。民间有吃柿子,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的习俗。
19. 立冬:适宜食用豆浆、蛋类、核桃、杏仁。民间有吃饺子,皇帝祭祀的习俗。
20. 小雪:适宜食用牛肉、白菜、栗子。民间有腌腊肉,吃糍粑的习俗。
21. 大雪:适宜食用鲫鱼、海参、核桃。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腌制“咸货”的习俗。
22. 冬至:适宜食用猕猴桃、甘蔗、柚子。民间有吃馄饨面,吃狗肉、羊肉,吃饺子的习俗。
23. 小寒:适宜食用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枣、桂圆。民间有吃菜饭,吃糯米饭的习俗。
24. 大寒:适宜食用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枣、桂圆。民间有岭南地区大寒联合捉田鼠,喝腊八粥的习俗。
每个节气都有其对应的食品和习俗,这体现了我国人民对自然变化和农事活动的敏感以及对其规律的尊重。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