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的生活型反映了它们对环境的长期适应,这种适应主要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来展现。
2. 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是基于植物如何度过不利季节,如寒冷或干旱,这涉及到植物芽的位置及其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
3. 在Raunkiaer的系统中,植物被分为五大基本生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这些类别进一步细分为30个小类群,考虑了植物的高度、是否常绿、芽的保护、茎的质地以及营养储存器官等因素。
4. 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a)的芽或植物体全年保持在较高位置,包括乔木、灌木和某些热带草本植物。
5. 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a)的芽离地面不远,通常不超过30厘米,它们可能因为凋落物或冬季积雪的保护而保持在地面之上。
6. 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a)在不良条件下,地上部分会枯萎,而枯枝落叶下面的芽仍然存活。
7. 地下芽植物(geophyta)的地上部分在不良季节中会完全枯死,而芽则通过根状茎等形式在土壤表下或水面下越冬或越夏。
8. 一年生种子植物(therophyta)通过种子在恶劣气候下存活,这些植物在不良季节后通常会死亡。
9. 生活型谱或生物谱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某一地区或群落中不同生活型的组成。
10. 生活型的分布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反映了植物对不同气候区域的适应。
11. 谢尼阔夫提出的生物谱是对不同气候区域生活型的一个表征,它展示了不同环境下的植物适应策略。
12. 热带地区通常高位芽植物丰富,而地上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较少,表明这些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利。
13. 在沙漠地区,一年生种子植物最为常见,而地下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较少,这反映了干燥炎热的气候对植物的挑战。
14. 北极区域则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位芽植物和一年生种子植物极为罕见,植物的矮小特性适应了极端寒冷的环境。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