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议中的议宾一项中的宾是指
2025-01-13 12:39:43 责编:小OO
文档


八议中的“议宾”一项,所指的“宾”是指前朝的贵族。在八议制度中,这八种特权人物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和议宾。这一制度源于中国封建时期的法律,规定了对这些特定身份的人犯罪时,必须由皇帝亲自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
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周代的“八辟”,到了三国魏时期,首次将其纳入律文。此后的历代王朝均沿袭了这一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八议制度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取消了“流罪以下减一等”的规定,而仅保留了贵族犯罪时由皇帝裁决的部分。
八议制度中的“议亲”指的是皇帝的亲属;“议故”指皇帝的旧友;“议贤”指朝廷认可的有德行人;“议能”指有才能,能军事和政治上辅助帝王的人;“议功”指有显著功勋者;“议贵”指高级和一等爵位者;“议勤”指为国家辛勤工作的人;“议宾”则指那些作为国家贵宾的前朝后代。
若这些特权人士犯下死罪,官府无权直接定罪量刑,而需将案件上报朝廷,由集体审议后,呈请皇帝裁决。对于犯有流刑以下的罪行,则可以减轻一等处罚。然而,如果犯有十恶不赦之罪,上述特权便不适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