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娜丽莎》这幅画作,亦称“微笑的丽莎”,描绘的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市民妇女,确有其人。
2. 当达芬奇开始为她画像时,她仅二十四岁。据说,在不久之前,蒙娜丽莎刚痛失爱女,因此常郁郁寡欢。
3. 画家为了唤起模特内心的微笑,在为她画像时,一边让人在她身边演奏音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捕捉到她微笑的瞬间。
4. 蒙娜丽莎的嘴角略微上扬,眉宇间舒展,脸部呈现出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笑。这微笑仿佛从脸上掠过,既透露了她内心的激动,又保持了安详,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引人遐想。
5. 蒙娜丽莎的微笑,时而显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时而似乎带有忧愁,显得凄美;有时又略带讽刺,虽美丽动人却给人一种不可接近的感觉。
6. 自《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在品味、揣测、争论这幅画作。它的神秘性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7. 探讨蒙娜丽莎的微笑,关系到艺术家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这种探讨与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争论一枚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不同,它是认真的。
8. 学者们认真探讨了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质。有人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艺术品在不同人或在不同心情下观赏,会有不同的感受。
9. 美术史家詹姆森等学者从美学的角度指出,这种神秘微笑的出现是因为作者力图在具体的人物形象上创造理想化的美,使短暂的面部表情成为喜悦的象征。
10. 有的历史学家分析认为,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微笑展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活力,对资本主义未来充满希望。她正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写照。
11. 有的画家从绘画技巧角度探讨,指出达芬奇为这位坐在阳台上的女士设定了一幅透视不同的背景。人们的视线集中左边时,感到前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右边时,感到前景上升而人物下降。
12. 画像中的人物五官位置不确定。作者将展现笑容的嘴角画得模糊不清,使得主人公的微笑令人费解。
13. 有的研究者从医学角度研究了蒙娜丽莎的“生理状况”,认为她可能患有内斜视。
14. 现代派画家认为蒙娜丽莎应该有胡须,因此给她的嘴角添上了两撇胡须。
15.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微笑神秘莫测,关于画中主人公的身份、年龄,以及真迹的藏处也存在诸多争议。
16. 根据意大利学者皮德里梯和前苏联教授盎司济的研究,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一幅“妓女肖像”。
17. 关于画中人的年龄,一些研究者认为她并非过去所说的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而是三十多岁甚至更年长。
18.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作藏于巴黎罗浮宫。但几百年间,许多收藏家声称他们拥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达六十幅之多。
19. 更有趣的是,1984年,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收到了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现代技术检测,证实此画确实是达芬奇的作品。
20. 画家推测,《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达芬奇同时创作的一幅底稿。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