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共有4个地级市。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也是该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一座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三沙市:这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同时也是全国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
左传中记录:“喜公四年济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使兴帅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这是古籍中最前发现“南海”二字移作地域之用。当时齐国所持地区为北海,也就是如今的勃海地区,楚国的领土在黄河以南之两湖地区,周秦之后,则变为南北对立局面,主要原因是荆楚江淮地区,物产丰富,强楚发展南方,故楚使有“南海”之称。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条:“三十三年发诸赏逋亡人,赘婿要人,略取陆梁地,置于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以商遣戍”,“南海”二字又第二次出现,而且正式用于名郡。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分离,其间形成15~30千米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海中,因而得名“海南岛”。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海南”又名“琼州,因境内有“土石皆白如玉而润”的琼山而得名。琼州一名,始于唐初,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