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家将中国划分为南方与北方,以秦岭和淮河为界。然而,淮河作为分界线并不明显,因为它是南北过渡带的一条虚拟线。相比之下,秦岭作为分界线则非常明显,它的东西走向在中心和中部地区造就了南北截然不同的景观。
陕西的自然环境可以由秦岭为界划分为三大区域。陕南位于秦岭以南,享受着丰富的降雨,形成了一派江南景象。而秦岭北面的关中平原,由渭河冲积而成,是一个肥沃的平原。再向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陕北,这里的气候干旱,黄尘飞扬。
秦岭挡住了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得秦岭以北的气候变得干旱。然而,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受到秦岭的庇护,降雨丰沛,形成了富裕的盆地。
陕西与四川的省界以秦岭的山脊为界本应合理,但历代统治者却让陕西的南界跨过秦岭,将属于南方的汉中盆地划归陕西。这样的划分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和,确保集权。
秦岭南北的河流、动物和植物都有显著的差异。南方的汉江水质清澈,而北方的渭河则浊流滚滚。秦岭之南有熊猫、朱鹮等特有物种,而北面则见不到这些动物。
陕西一省之内包容了中国南方和北方两种不同的景色。南方的茶园、橘园、稻田与北方的苹果园、枣园、麦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渭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但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生和形成上,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黄河。渭河流域孕育了周、秦、汉、唐等辉煌的文明。
黄河曾经沿着渭河的河道流淌,后来才改道向北。如果黄河仍旧沿着渭河的河道流淌,那么“八百里秦川”的富饶和中华文明的辉煌可能就不会存在。
渭河不仅是黄河的支流,更是文化的正源。它与陕西潼关以下的黄河流向一致,形成了中华的文化之轴。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