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到底有什么责?
2024-12-13 13:40:59 责编:小OO
文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源自《日知录·正始》,顾炎武提出这一概念时,正值清军入关的动荡时期。原句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国家灭亡:亡国和亡天下。亡国指的是政权更迭,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指的是社会道德的崩溃,人们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顾炎武认为,真正重要的是保天下,即维护整个社会的道德和秩序,而非仅仅保住某个朝代的政权。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这里的“肉食者”指的是统治阶层,他们应该思考如何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则强调了普通百姓也有责任维护整个社会的道德和秩序,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有为国家的兴盛和繁荣尽一份力的义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鼓励每一个个体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挑战时,都能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责任,更是对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

这一理念后来被梁启超以八字成文的形式广泛传播,成为激励人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思想。它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的行为和选择都对社会和国家产生着影响。因此,无论身处何位,我们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左传》和《列女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一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公识的重要来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