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6年5月4日,亨克尔在奥拉宁堡开始建设一座新的工厂,专门用于生产He 111中型轰炸机。经过一年的建设,第一架He 111于1937年5月4日从生产线上下线。这座工厂原本是由德国投资建造,并归德国所有,但后来帝国航空部门(RLM Luftwaffe)的行政办公室建议将这座工厂命名为“恩斯特·亨克尔公司(Ernst Heinkel GmbH)”,并以500万帝国马克的资本成立公司。恩斯特·亨克尔本人持有公司150,000帝国马克的股份。
在开战的第一年,这座工厂便生产了452架He 111s和69架Junkers Ju 88。到了1939年9月,德国空军共接收了808架He 111。恩斯特·亨克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1939年又生产了452架,使得总数达到了1260架。然而,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中,He 111遭受了重大损失,共有756架被摧毁。与此同时,Ju 88的生产量增加到了1816架。在巴尔干半岛和东战线的战斗中,He 111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为了弥补损失,He 111在1941年的产量增加到了950架。到了1942年,产量进一步提升至1337架。尽管Ju 88的生产数量仍然较高,在1942年达到了2270架。1943年,He 111的产量进一步提高至1405架,但Ju 88的生产量达到了2160架。
在1944年,盟军轰炸机对He 111的生产设施发起了攻击,但在“大周未”行动中未能成功阻止或破坏生产。截至1944年底,亨克尔公司共生产了756架He 111。同时,Junkers公司生产了3013架飞机,其中600架为轰炸机版本。在1939年至1944年期间,亨克尔He 111的总产量达到了5656架,而Ju 88的总产量为9122架。
由于德国空军当时正处于战略防御阶段,He 111和Ju 88的生产最终都被中止。最后一批He 111的生产在1944年9月,其中包括118架轰炸机。此外,还生产了21架Junkers Ju 87、74架Junkers Ju 188、3架Junkers Ju 388和18架Arado Ar 234。亨克尔的一些发展型号并未投入生产,包括He 177,仅有两架He 111被建成。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