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一些人认为“耳底子”不算大病,自行购买耳药水滴入耳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对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则需先尝试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治疗。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则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高负压治疗及正压治疗等。
若患者有鼻腔炎症、咽腔炎症或其他导致咽鼓管阻塞的因素,如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需去除或适当治疗。
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谨慎处理。骨疡型常伴有中耳腔内芽,由于它堵塞了鼓膜穿孔,使得脓液难以排出。若容易取出中耳肉芽,则应取出以促进脓液流出。若触动肉芽组织会引起眩晕和面肌抽搐,说明肉芽与耳内的重要结构相关连。在这种情况下,不应盲目牵拉肉芽组织。若乳突X线拍片显示乳突骨质破坏,应进行乳突根治手术治疗。
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尽早进行,或尽早施行乳突根治手术。因为此型极易破坏鼓室和乳突结构,导致半规管和面神经骨管破坏吸收,引起迷路炎和面神经瘫痪。同时,胆脂瘤还可能破坏鼓室与乳突的顶壁,在中耳乳突和颅脑间形成骨板缺损,乳突后部的乙状窦骨壁也可能因胆脂瘤压迫而吸收破坏,从而导致细菌进入颅内,引发化脓性脑膜炎、颅内脓肿等严重颅内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并发症较多,危害较大,因为中耳炎症反复发作,内耳细菌也会逐渐变异,产生抗药性。因此,建议最好选择专业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药治疗。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