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
2024-12-14 09:13:59 责编:小OO
文档


地理图形包括气候类型图、地形图、行政图、矿产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温度湿度差异图、民族分布图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1. 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 10.B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9.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
10.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11.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2. (2015•新课标全国1)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庆败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粗差大是( )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7、B 8、A 9、A
【解析】
试题分析:
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B正确。
8、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A正确。
9、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故A正确。
考点:海洋环境。
【名师点睛】该试题情境新颖,重点考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组试题以一幅等值线图,考查了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
3. (2015•上海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5、D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15、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D正确。
16、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同一条等压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再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缓;反之坡度愈陡。
4.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答案】9、A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对。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
【考点定位】:逆温现象及特征,影响逆温层上界峰值时间的因素。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对流层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的大气结构。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所以逆温最强的时在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时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