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药店化妆品市场陷“困惑期”
2024-12-06 02:41:37 责编:小OO
文档

新医改实施后,零售药店的基本药品销售和毛利率受到影响,导致药店试水多元化经营,特别是化妆品业务。然而,自2010年起,药店化妆品市场进入困惑期,增速放缓,品牌撤柜。这主要受到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监管严格的影响,导致部分城市禁止医保定点药店销售化妆品等非药品。

在监管严格的环境下,药店面临两难选择:若保留医保定点资格,则需放弃非药品业务的丰厚利润;若进行多元化经营,则需放弃医保定点资格。北京的药店尚未受此影响,但全国扩张的化妆品生产企业面临困难。

2010年化妆品销售增长不明显,部分门店撤销了化妆品柜台。外资品牌如薇姿也减少在药店的专柜,转而进驻商超和百货公司。这表明药店化妆品市场面临被商超分流的危机。业内人士指出,这反映了外资品牌对药店零售终端前景的不看好。

药店想获得新的化妆品品种面临难题:引进国外新品牌难度大且费用高;国内企业虽在推出自己的化妆品品牌,但产品线单一且营销模式有待改进。此外,我国缺乏药妆概念和标准,也了药妆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药店化妆品市场陷入困惑期的原因主要是监管严格、外资品牌转向商超、国产化妆品发展初期以及缺乏药妆标准和支持。未来要突破这一困境,需依靠国产品牌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完善药妆标准和支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